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小洲:想开私人图书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0:21 新京报

  ■书房主人

  书房主人:杨小洲,196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曾任摄影师、图书编辑、平面设计师等职,多次为本报“书友书话”栏目撰文,现为自由出版人。

  ■藏书家语录

  1、藏书家在常人眼里都是一种病态,藏书家如同登徒子遇见美貌女子,朝思暮想的是怎样把她娶到手。

  2、读书,买书,藏书,编书,写书,工作生活都围绕着书,我算是正牌Bookman.

  

杨小洲:想开私人图书馆

  “书分三地,淘遍多国”的杨小洲自称是书中登徒子。

  

杨小洲:想开私人图书馆

  雍正御批里常用的一句是:“朕知道了。”

  

杨小洲:想开私人图书馆

  杨小洲在欧洲购买的《葡萄酒百科全书》法文版。

  

杨小洲:想开私人图书馆

  杨小洲收藏的《儿童文学小论》曾被汪伪、民国时期多人收藏。

  

杨小洲:想开私人图书馆

  《半月》杂志。1922年由袁克文创办,周瘦鹃主编。

  杨小洲的书房共有三个,一个在长沙,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北京。三地图书加起来,有两万多册。

  买书源于家庭熏陶

  杨小洲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他的父亲在上世纪60年代是湖南的文化官员,有一段时间主持过出版社工作。杨小洲回忆说,当时有一些“毒草”被销毁了,剩下的一些小人书就成为自己的读物。“他不太关心我们的学习,从小时候起,我们买书找他要钱就从来没有被拒绝过,他也不问买什么书,做什么用。”入小学的前后,杨小洲开始买书了。在长沙,一个老的火车站有一个卖书的柜台。他曾与小一岁的妹妹一起到那里去买小人书。最早的时候买的都是革命故事类的,有《一把土的故事》、《赣江风云》等。由于买书从来没有遭到父母的批评和阻止,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在当时可买的图书不多的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买了不少书。比较多的是电影剧本、戏剧剧本。由于父亲一直在文化界工作,家里经常收到一些赠书。虽然“文革”开始后杨小洲父母一直都是挨整的,但是能得到一些书籍。一些老作家后来出的著作,都会送给他父亲。这样一来,家里的书也比较多。

  杨小洲上初中的时候,出版界有一次“回潮”,出了一些内部发行的图书,买这些书需要有单位证明。虽然父亲在受批判,但他还是可以买到这些书。其中有《多雪的冬天》,《朱可夫回忆录》,以及《武陵山下》等等。

  上高中的时候正好赶上“文革”结束,杨小洲记得出版的新书很少,只记得有《李自成》。这时,主要是一大批图书再版。这些再版图书因为数量不够,因此主要针对研究机构和一些单位。这个时候,杨小洲又以父亲的名义购买了大量的世界名著,其中有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著作,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等。

  80年代初期上大学的时候,可以买到的书慢慢多起来了。

  曾淘到尼姑庵收藏的《红楼梦》

  杨小洲买书基本是跟着兴趣走。有一段时间,《红楼梦》研究很火爆,连一些作家也转向“红学”。这时他购买的有《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辑刊》以及各种早期出版的《红楼梦》版本,其中有己卯本、甲戌本、庚辰本等,还有一些与《红楼梦》研究有关的著作如《春柳堂集》等。

  列宁格勒的本子被发现以后,出版的是精装本,很贵,他当时的工作是静物摄影,为了买这套书,花了两个月的工资。后来,十几种版本的《红楼梦》他全都收集齐全了,有关《红楼梦》的研究著作也收集了二百多种。

  后来,杨小洲到了出版系统工作,由于湖南的出版业在上世纪80年代很有冲击力,他接触到的书范围也更广。当时,湖南出版的《知堂回想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丑陋的中国人》挨了批评,被称为“三个坏人”。而这几本书杨小洲都是找出版者要的。他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原本是钟叔河的,后来他给了在外国文学编译室当主任的唐荫荪。唐荫荪后来做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

  杨小洲连民国时期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也因为好奇、少见而买下,此外还有残缺的课本、线装书。他还买到了光绪年间的石印程本的《红楼梦》,这个本子的特殊性是它盖了一个章,是从尼姑庵里出来的。杨小洲说,这时买书只是出于喜欢,既没有计划,也很“茫然”,但所有花费都在书上。

  “以前我买书不太注重出版社,但比较注意翻译作品的译文。像我基本买齐的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就属于再创造了,语句优美,文辞很好,它很适合中国人的阅读。

  比如《高老头》这个书名就很中国化,里面的用典、成语等都是这样。但现在看来,它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就买了一些其他的译本来对照。“杨小洲说,傅雷的翻译中,他认为读者不好懂的,就给删除掉。这种”替读者做主“的做法受到了一些非议。

  因此,同为巴尔扎克著作,他就注意穆木天的翻译。因为巴尔扎克的原文比较啰嗦、零散,穆木天比较注意还原,更忠实于原作。像傅雷用的书名《高老头》,他就根据译音翻译为《勾优利老头子》。

  杨小洲后来也找到了高明凯翻译的16种巴尔扎克著作(高译了24种巴尔扎克著作),其出版年代为20世纪40年代末。他说,因为高是语言学家,其语言比穆木天干净,介于傅雷和穆木天之间。

  目前,他已经收集了所有能见到的三人翻译巴尔扎克的译作。

  后来,杨小洲到了深圳。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后来让他觉得在买书生涯中最为有趣的事情———购买《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当时,深圳市新华书店建了一个深圳书城,一些受损的书或者不成套的书都会放到新华书店特价书门市部。这套书有40册,是书目文献出版社(现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他们在做特价处理的时候价格是120元。

  两三个月后他打开这套书,查了一下它的定价,结果发现是4000多元,打三折也应该不低于1200元。这时,他可以肯定,是书店做处理的时候搞错了。

  梦想拥有图书馆

  1999年以前,杨小洲去东南亚比较多。在泰国,他买了一本《卢浮宫》,所有卢浮宫的艺术品在里面都有介绍。世纪之交的时候,他到欧洲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欧洲文化。在巴黎,他买下了一本1840年出版的袖珍本《圣经》,兑换成人民币价格是100元。“我买下这本书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出版年代久,它是四色印刷,四种颜色撞在一起,有印金、烫金的工艺,有铜雕版的插图,是羊皮做的封面,而且纸张非常好。

  我前面提到的周作人的书用了印银的工艺,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还不如这本《圣经》。从这本书的工艺可以看出欧洲文化发达的程度。“杨小洲说,”钟芳玲在《书店风景》中写到的,一个书店老板的镇店之宝是一套关于葡萄酒的丛书,这套法文本的书我当时也买下了。“杨小洲有一个法国朋友,其家族就有城堡。杨小洲曾去那里做客。”他告诉我,在法国,拥有城堡很一般,如果拥有家族或私人图书馆,就很受人尊重。“杨小洲说,2003年来北京后,他又开始大量购书,最多的一次花了两万多元,很想做一个自己的图书馆。这种念头持续下来,两年时间,他在北京买书就花了三十多万元。

  在杨小洲的书柜上,《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绘画全集》、《中国玉器》、《中国青铜器全集》等大部头的书赫然在列。杨小洲称,这些都是比较贵的书,像《中国美术全集》他是在好几个地方、分几次买齐的,价格是一万多。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一些老杂志。其中有一套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出资的《半月》。杨小洲介绍说,这是鸳鸯蝴蝶派的主要阵地之一,连老舍早期也在上面发表过文章。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很多文章都很好。此外,他家里还有全套57期汪伪时期的杂志《古今》。在购买这套杂志之前杨小洲知道,连上海的几个图书馆收集的这套杂志都不齐。周作人、黄裳等人都在上面发表过文章。当时在潘家园,一个买书人在旁边看了看,说这是汪伪杂志,但没有买。他还购买了林语堂编的杂志《宇宙风》,民国年间顾颉刚等人的《古史辨》。

  爱书、读书、买书、编书、设计书,能够把自己的爱好与工作结合在一起,杨小洲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弘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郭延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