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友]“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1:03 新京报

  ———兼与徐慈威先生商榷

  ■编者按

  李欧梵先生的新著《我的哈佛岁月》出版后,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中华读书报》在2005年9月7日刊载了徐慈威先生撰写的《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一文,该文

针对李欧梵先生的这本著作发出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如文章的题目所示,徐慈威认为:“我要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一句公道话:作为学者,欧梵理应归入‘一流’;不过有些著述,比如《我的哈佛岁月》,恐怕只得‘二流’而已1。对此,本文作者舒平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与徐慈威先生商榷。对一本书的喜好,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报特刊出此文,既是与徐慈威先生的商榷,更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对同一部著作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

  

[书友]“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

  1942年生,河南太康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中国首席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文学科)。历任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教授。主要著述有:《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的一代》(英文)、《中西文学的徊想》、《西潮的彼岸》、《现代性的追求》、《狐狸洞话语》、《上海摩登》等。

  

[书友]“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

  《我的哈佛岁月》李欧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定价:20.00元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先生的新著《我的哈佛岁月》,2005年5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简体字版。我不能算是李欧梵教授的“粉丝”,可确实很爱读李先生的著作,也很关注相关的研究与评论。《我的哈佛岁月》出版之后,我先后读到了孤云、雷淑容、卢杏琴、梁文道、罗小凤、罗世华、聂友军等人的评论,总体评价相当中肯,大多认为《我的哈佛岁月》“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出作者的心路历程;借饱满的激情,传达出作者对哈佛的感情;以独特的敏锐与学养,勾勒出作者博大精深的学术谱系;凭勇于自剖的气度,表达出作者对学问无止境追求的赤子情怀。”(聂友军:《心路历程,赤子情怀》)近日又有朋友向我推荐徐慈威先生的《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7日)一文,题目很抢眼,自然急切地拜读,可惜结果却令我失望。有些话不吐不快,还是写出来与徐先生商榷。

  徐先生的《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中提到“我要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一句公道话:作为学者,欧梵理应归入‘一流’;不过有些著述,比如《我的哈佛岁月》,恐怕只得‘二流’而已1我不知道徐先生这个评价究竟是在抬高李先生,还是在抬高他自己?李先生在书中明确地说过自己只是“二流学者,三流作家”(第186页)。确实,在国内的某些学者看来,海外的中国文学研究是无法与国内相比的,海外汉学家做的只不过是“二流”学问,不是早就有人撰文说李欧梵是“二流学者”占据了“一流学府”哈佛的教授职位吗?诚然,如他们所说,“一流学者”都已汇聚在国内的大小院校了,像李欧梵先生这样还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二流学者”,便只能到哈佛去当教授了,如果是在国内的某些院校,像他这样学历史后来改行搞文学研究的,恐怕最多只能当个副教授罢了。国内的批评界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批评家”专门喜欢拿名人开刀,借此打通自己的成名之路,即使批评的对象不够“一流”,也非要把他说成“一流”,否则自己的批评便会显得缺乏分量。不知道徐先生的一句“公道话”,“二流学者”李欧梵便“理应”成为了“一流学者”,是否有借批判的对象来抬高自己之嫌?否则,一个“二流学者”最好的学术著作也只应该算是“二流”著述而已,更何况《我的哈佛岁月》只是一本知识性回忆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按照徐先生的逻辑,充其量也应该只是“三流”著述才对啊!徐先生把《我的哈佛岁月》的读者范围限定为想到外国求学或治学的年轻学子。他说:“现今一代无论是想到外国去求学还是治学的年轻学子,都需要好好地读一读本书。”“这本书的受众面在客观上是比较宽的,但是作者写作的主观意图却是很明显的,主要是给想到美国留学的学生看的。”愚钝如我者,怎么这么明显的问题都没有看出来,没有很好地领会李欧梵写作本书的目的,想来我辈都是不该捧读此书的,因为我并没有打算过“到外国去求学”,更没有准备“到国外去治学”,而且我相信,读过此书的数以万计的年轻学子并非每个人都准备或有机会去国外“求学”或“治学”的。我只记得李欧梵在序言中老老实实地说,“我还是当不了英雄,但仍自信当年的读书经验可以为年轻一代的学子提供少许启发”。怎么到徐先生这里,我们在国内求学或治学的广大年轻学子,就被轻易剥夺了阅读李欧梵这本新书的权利?由于无端缩小了受众范围,自然该书的价值也随之缩水。徐先生把《我的哈佛岁月》看成是一个知识读本,或者是信息载体。徐先生文中说:“读了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大致了解留学美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大家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很有帮助。”继而又说:“对于读者准确而真切地了解和把握有关信息大有作用。”这个评判貌似公允,实则偏颇。尽管李欧梵一再坦言《我的哈佛岁月》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知识性的回忆录,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可以借此梳理他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理清他的心路历程,探寻他的学养背景、学术思想来源及其演变,进而把握他的学术谱系,甚至将之视为那一代留学海外的学子的缩影,让我们看到“西方话语世界中的一个中国学者独立而自由的学术格局与气象”(雷淑容:《李欧梵的哈佛摩登》)这对于我们切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空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怎么一不小心,《我的哈佛岁月》一书便成了留学美国的介绍手册?徐先生提出几个与李欧梵商榷的问题,这很正常,因为学术乃天下公器,许多问题越辩越明,回避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徐先生提出李欧梵对“罄竹难书”一词的使用不是很符合中国大陆的语言传统和规范,我完全同意。但是,对于徐先生所提出的个别问题,以及提出方式,我只能持谨慎的保留态度。

  第一,徐先生对李欧梵写作《我的哈佛岁月》的参照系数感到怀疑,称“总令人怀疑以一个货真价实的哈佛教授而与哈佛女孩的妈妈去比试之做法。写作的参照系数不高,怎么能写好本书?”如果说一个人头脑缺乏幽默细胞,对幽默没有感觉,那只能算是一点遗憾;但如果一个人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那就是思想有问题了。照徐先生这句话理解,哈佛教授是须仰视才见的,仰视的高度,当然还要根据“一流”还是“二流”教授来定,而哈佛女孩的妈妈么,则微不足道了。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奥运会举重比赛,可以按体重分级。哈佛女孩的妈妈怎么了,人家能把女儿培养成才,难道没有资格将自己的经验与众人分享吗?我“猜”徐先生的意思是,哈佛教授写自己的读书治学经验,是不能和哈佛女孩的妈妈相提并论的,否则对不住自己“货真价实”的身份。试问,那他们应该以谁的作品为参照,才不会掉价,进而能写出好书呢?是不是只要李欧梵故意弄点玄虚,把自己拔得很高,本书的“参照系”才会高起来、才算是不“草率”呢?倘若如此,便只能怪李欧梵的性情过于率真,不懂得如何去“虚美”和“隐恶”了。不过,把李欧梵的率真和幽默当作莫须有的参照系,由此来断言这本书写不好,徐先生的胆量倒是令人佩服。

  第二,徐先生说对《我的哈佛岁月》“格调和品位不敢恭维”,“书中却每每津津乐道于男女情爱之事。”认为李欧梵有些见解见识值得商讨,其例证是书中写到韩南先生译《肉蒲团》时,有“我猜他一定和我一样,将这本‘淫书’作为‘笑书’,从文字转译中得到无比的乐趣”这样的叙述。套用徐先生的话,是否“有点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味儿”?孔子一直被国人誉为“圣人”,至于他在徐先生眼里算几流姑且不论,他说过“食色性也”;钱钟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学界已成公论,他的著述甚至严肃论文中也不乏男女情爱之事。《管锥编》出版时,考虑到当时的接受问题,删去了关乎“云雨”的部分。好像没怎么听人说起怀疑孔子或钱钟书的格调和品位。引一个听来的掌故,或许用在这里并不十分恰当:老和尚背妇人渡河,小和尚惴惴不安兼耿耿于怀,走出老远还追问师父,老和尚悠悠地说:“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还没有放下?”喜欢以道学的眼光来看待真性情,这本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但有一点令我感到疑惑:连率真和“油滑”都分不清楚的徐慈威先生,是否能读懂李欧梵式的幽默、自嘲和调侃,以及那些文字背后的艰辛、无奈的记忆?第三,徐先生称《我的哈佛岁月》“文字水平未免粗制滥造”。我辈爱读李先生文章,恰恰是喜欢李先生那种随意、潇洒,挥洒自然,天马行空的文风。一位朋友读后向我推荐此书,说今年终于读到了一本真正值得一读的书,我以为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无论这本书有多少或者是否有“学术价值”,就其知识性和可读性而言,总比坊间流行的那些佶屈聱牙、绕来绕去也绕不明白的所谓“学术著作”要强得多,比那些高头典章或板着面孔教训人的作品要可爱得多。当然,我辈并非“一流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只是偶尔参加,知道可能李欧梵的英语并不比国内某些“一流学者”差,但他写的毕竟是我辈能读懂而且觉得十分流畅、有趣的中文,至于说他没能像某些“一流学者”那样把中文写得比外语更像外语、更显得高深莫测的那种水平,可能是因为他翻译作品读得不多的缘故罢,这也不能怪他,谁让他在美国那么多年,学了那么好的英语呢?徐先生认为李欧梵文字水平“粗制滥造”,我也想在此“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一句公道话”,仅从徐先生的这篇文章来看,徐先生自己的文字水平也未必堪称“一流”,至少就连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都没能被说服!不知道徐先生是否可以给我们多推荐一些“一流”学者的“一流”著述,以免我辈继续受李欧梵的《我的哈佛岁月》这样的“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或“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的毒害?

  □舒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