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书]连丽如:琐忆父亲连阔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2:03 新京报

  编者按:一代评书大师连阔如的一系列相关著作终于在他撒手人寰三十四年后与读者见面了,其中有连派评书的经典《东汉演义》,有揭示江湖秘术、甚至引发过争议的奇书《江湖丛谈》,有关于他个人的传记《醒木惊天连阔如》,有新著的传记,也有三十多年后的再版,通过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和他的女儿、连派评书的传人连丽如回忆的点点滴滴,我们或许能重温一代评书名家当年的风华。

  

[评书]连丽如:琐忆父亲连阔如

  一代评书大师连阔如

  

[评书]连丽如:琐忆父亲连阔如

  《江湖丛谈》

  连阔如遗著连丽如整理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定价:38.00元

  

[评书]连丽如:琐忆父亲连阔如

  《醒木惊天连阔如》

  蓑笠翁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定价:26.00元

  

[评书]连丽如:琐忆父亲连阔如

  《东汉演义》

  连阔如口述

  中华书局2005年4月版

  定价:58.00元

  连阔如开过广告社、开过杂货铺、练过武、算过卦、开过药店、还在报刊上发表过小说……然而他让人们记住并津津乐道的身份却是说书人。

  他能将《三国》、《水浒》倒背如流,自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他声震九州八方,听者无不着迷。观望评书大师连阔如的一生,他的传奇经历,确实为世所罕见。

  在他辞世34年后,有关连阔如的首部传记《醒木惊天连阔如》终于出版,诚如书中所说:“精魂不死,书魂不灭”。连阔如睡了,留下一方醒木。

  连阔如是一个艺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的小女儿连丽如继承了父亲衣钵,成为了连派评书的继承人。

  从女儿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这位严师慈父的呢?

  手不释卷 上厕所都读书

  连阔如幼时寄居在一个远房舅舅家中,只读过两三年私塾,能够成为一名饱学之士,完全靠刻苦自学。连丽如回忆道,“我父亲从来都是手不释卷的,即使上厕所都会在看书。”冬天的时候,连阔如说完书回家,炉子里的火都灭了,连阔如在路边买个夹着猪头肉的火烧,就着点儿凉水,就算是一顿饭,吃完还要再看会儿书才休息,而每天早上连阔如上厕所也都要拿上一本书看。连丽如觉得父亲最后因患肠癌逝世,和总是不好好吃饭有着直接的关联。

  连阔如读的书多而且涉猎广泛,从老子的《道德经》到《论语》再到《三国志》,连阔如对于书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毕生的积蓄都用来买书。以前别人家里都有隔扇,而连阔如的家里书柜便成了隔扇,光是《三国演义》,连家就有40多个版本,其中还有两个是连阔如从西藏带回来的明代版本。而连阔如的好衣服只有一两件,都是为了出门会客用的,连丽如的姐姐住院,因为没有钱治病,连阔如不得已含泪卖书,由此可见书在连阔如心中的分量。可惜这些珍贵的图书在连阔如被打成右派时全部焚毁了,吴晓铃曾经说过,如果连家能把这些书要回来,够子孙生活好几辈子的了。

  说书提前半小时到场

  连阔如每次说书必定要提前半个小时坐在台上和观众交流,他常对女儿连丽如说:“观众就是老师,我所听过的书肯定没有台下一百多位观众听过的多,所以一定要向他们多学习。”到电台播讲时,连阔如总会说:“哪位听众听我说的有误,请打电话告诉我,因为中国文化太深,我的学问太浅,我的电话是:三局零三二一。”连丽如说,家里总会有专人接听听众打来的电话,每到年底,对打电话挑错的听众,连阔如一定会提着蒲包给人家送过去,登门道谢。正是因为受了父亲的影响,连丽如直到今天,每次上台说书前,都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和台下的观众进行交流。

  女儿眼中的好父亲

  连阔如是个好父亲也是个好丈夫,他不抽烟、不喝酒,和妻子康氏相伴数十载却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没有闹过一次矛盾。连丽如的姐姐连桂华29岁的时候得心脏病和肺结核去世,病重的时候,连阔如在西四租了间房子给女儿住,每天过去照料病重的女儿,却从来不让妻子帮忙。连桂华走的那一天,连阔如坐头一班车早早地回到家中,只是冲小女儿连丽如点了点头,聪明的连丽如立即会意,知道姐姐去了。这个时候,康氏刚刚起床,连阔如什么都没有对妻子说,忙将脸转向门外,默默流下了眼泪,为的就是不让康氏看到而伤心。

  “我觉得父亲这一生挺可怜的,没有人能在事业上协助他,都要靠他自己一个人。”说这话的时候,连丽如语气中透着些许辛酸。康氏是个非常普通的妇女,温柔善良,但是连字都不识,根本就不能在事业上对连阔如有什么帮助,儿子连振翔老实懦弱,只有小女儿连丽如机灵能干。但是连丽如成长起来的时候,却已经没有机会帮助父亲了。连阔如曾经对连丽如说:“如果你和你哥哥掉个个儿就好了。”

  长幼有序 孝道为先

  连阔如对于孩子们的管教非常严格,“如果有人来家里告状,我们是一定会挨打的,我挨打最多,因为我淘气,好打抱不平。”连丽如说。他们是满族,对孩子们礼仪方面的教导尤为重视,连丽如到现在也不会骂人,家里的侄子、重孙女等见到长辈都是极其尊敬的,不敢有丝毫怠慢。

  连阔如教育子女,如果判断一个人可不可以交友,要到对方的家里去看一看,如果孩子对妈妈说话的口气是:“妈,我同学来了,您陪我同学说会儿话,我去倒茶。”那这样的朋友就是可以交的。如果孩子对妈妈说:“妈,连丽如来了,快去倒茶。”那这样的朋友就不能交,因为他眼中连长辈都没有。

  连丽如讲了一个父亲曾经讲过的故事:有一个人忤逆不孝,在衙门里县官打他,无论他怎么求饶,县官都还是继续打,直到这个人说:“别打了,我以后怎么疼儿子就怎么孝顺妈。”县官这才住手。

  “孩子谁不爱啊,我父亲就是告诉我们要像爱孩子一样,爱自己的长辈。”连丽如说道。

  “父亲曾经说过,活着不孝,死了瞎胡闹。”连丽如说,在家里他们从来不过生日、不烧香、不拜佛、不上坟,连阔如教给孩子们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道理。

  口述/连丽如

  采写/本报记者姜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