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符合国际“新资源安全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4:3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安蓓)中国能源专家23日在此间说,中国企业到海外寻求能源合作的举动符合国际“新资源安全观”,将与他国实现双赢。

  中化集团总地质师曾兴球说,石油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代表,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国际合作的发展史。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新的资源安全观是资源国和消费国之间相互依存,双赢(多赢)互利,在同一个能源市场体系下共同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符合经济规律和国际合作惯例,”曾兴球在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说。

  曾兴球说,当前中东、非洲地区各主要资源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希望多个国家进入资源开发领域,以防止少数国家控制本国资源;中国市场潜力大,可与资源国形成长期稳定的互补合作关系。

  他说,国际大石油公司已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陆续从某些不稳定地区和合作难度较大的项目中退出;发达国际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能源消费趋于稳定,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进入工业化能源消费阶段;近一、二十年内世界油气资源总体供大于求,以上这些因素都为中国与他国进行能源合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

  2005年夏天,国际油价继续冲高,一度逼近每桶70美元。与此同时,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因政治阻力无果而终,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也在低调中推进,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受到了海内外的强烈关注。

  曾兴球认为,世界主要石油企业都是从早期就立足于国际进行发展。而中国利用境外资源起步晚,发展快,于是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世界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国际能源资源合作符合经济规律,不管政治阻力有多大,只能是增加合作的难度,却无法阻止资源的流动最终由市场决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近期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在经济全球化以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已经不可能了。中国主要立足国内解决能源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不搞国际合作。中国企业适度和国外进行能源合作,是完全正常的商务活动。

  曾兴球还认为,虽然现在国际油价高企,但世界石油市场仍呈供略大于求的状态。世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潜力还很大,无须对石油资源供应过分恐慌。

  据权威机构估计,截至2005年1月,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1750亿吨,比1983年增长了77%,储采比为42;探明的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1万亿立方米,比1985年增长85%,储采比为60。

  此外,全球预测待发现油气资源的潜力还很大,其中石油资源为983亿吨,天然气为147亿立方米。北极和环北冰洋地区的沉积盆地几乎还未勘探,深海石油的储量前景也十分可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