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都市白领,请远离“白色诱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5:02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 宋宁华

  在阳光灿烂处,他们是西装革履的公司经理、是文采斐然的高校教师、是才思泉涌的艺术工作者。可是逆转身去,他们中的少数人却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看似独立坚强的他们却被一只无形的“黑暗之手”越抓越牢,直到无法自拔,直到完全沉沦……

  尽管“6·26”国际禁毒日一年只有一天,但关于毒品的故事每天都在生活中上演,对于不少吸毒者而言,这个故事将成为永远醒不了的噩梦,将缠绕他们一生。也正因如此,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经济学识条件都不错的人也身陷毒品“魔爪”时,尤其感到揪心和焦虑。

  而有关数据和专家的研究更验证了记者的担忧,“白领吸毒”已经成为吸毒者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当物质上日益丰厚的同时,社会该多些警惕,多点关注,让这种阳光后的“阴影”少些,再少些。

  大学教师:为了“激情”走上吸毒路

  记者是不久前在禁毒宣讲团里认识李玫(化名)的。一头短发的她皮肤白皙,面色红润,而且普通话标准、声音很具磁性,马上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曾多次走上讲台,但那时候,我作为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的讲师。每次我走上讲台,面对着一群年轻的学生,心里都充满着自豪,因为我认为那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但现在,我走上讲台,却没有久违的亲切和熟悉,只有无尽的自责和追悔。”李玫的演讲引起台下一片唏嘘。

  童年的她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她拥有了很多同龄人无法企及的爱好:钢琴、声乐、绘画、写作,几乎样样在行。大学毕业后,她留校当了老师,工作十分稳定。但由于父母早逝,她成了必须肩负照顾弟弟的“当家人”。于是,她辞去了教师职业,和丈夫一起开公司、炒股票,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弟弟也学成毕业,一家人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

  “如此优越的环境为什么反而让你走上歧途?”记者有些不解。“可是,外表的平静却掩饰不了我内心的躁动,经济上的富裕也填补不了精神上的苍白,不安于现状、渴望激情的心态总让我想寻找一种情绪上的释放。就这样,我有了和毒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从此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直到弟弟也被染上毒瘾,两人双双走进大墙;直到苦心经营的公司不得不关门;直到7年的婚姻从此终结……”说到这里,李玫的声音哽咽了,有些扭曲的面容已经完全透露了她此时的心情。

  成功经理人:为了缓解压力染毒

  30岁出头的蔡刚(化名)长相俊朗,也曾是一家人的骄傲。“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唯一的儿子能圆他们的大学梦。十年寒窗,我终于如愿以偿,迈入大学校园,成为‘天之骄子’。”这样的成功之路说来轻松,但背后蕴涵了多少父母殷切的期望、多少个挑灯夜读的艰辛?

  更幸运的是,从学校步入社会后,蔡刚到南方经商3年,事业上便小有所成,还赚了几十万元的存款,成为一名比较成功的经理人。可是,他也由此结交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朋友。由于工作压力大,蔡刚老是感觉精力不支,一次,一个朋友看到他哈欠连天,就用神秘的口吻对他说:“你想不想精神焕发?”并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白色粉末。

  就这样,蔡刚拉开了人生悲剧的序幕,钱财花光不算,为了弄钱吸毒,他骗了朋友的手机,转手换成了一缕白烟。

  说起自己的教训,蔡刚认为是“对自己太有自信”。他说,自己曾经受过高等教育,自以为有很强的克制力,只要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想吸就吸、想戒就能戒,但没想到面对毒品的“威力”,自己却那么脆弱。

  “那么,吸毒给你带来最大的痛悔是什么?”蔡刚稍一思索,就回答:“是和我相恋近十年的女友。她将最好的青春都给了我,而我却一次次让她失望甚至绝望,甚至还一度为我轻生。”但幸运的是,至今蔡刚的女友还是对他不离不弃。“不久前,她又给我写信,鼓励我好好改造,她一定会等我回来,开始新的生活。”说到这里,蔡刚灰暗的眼神渐渐亮堂起来。

  白领戒毒应对症下药

  像李玫、蔡刚这种令人担忧的“白领吸毒族”在本市还有多少?记者随后与市禁毒办联系,得到了相关的数据,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吸毒者比例分别占0.9%和0.7%左右。

  “‘白领吸毒族’虽然在吸毒群体中比例不大,但有其特殊性,而且影响比较大,要引起足够警惕。”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夏国美教授表示。

  她还分析了“白领吸毒族”的几大特点。首先,由于“白领”经济条件较好,吸毒占用时间相对短、吸毒器具或毒品纯度较高,所以发生意外的情况相对少一些。但这反而容易让他们放松警惕。长期以往,随着毒瘾越来越重,最终难逃毒品的牵制。

  其次,“白领”吸毒往往更具隐蔽性,一般不会采用集体吸毒的办法,戒毒也往往偷偷请戒毒医生或进私人诊所,导致其复吸率很高。

  此外,很多“白领”吸毒往往是工作压力大、对自我要求过高、精神空虚等心理原因造成,因此戒毒不仅要解决生理上的问题,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其对所处环境的态度等心理问题。

  为此,夏教授建议,对这类人群的戒毒,应该根据其特点,不能采用简单的恐吓、强戒等措施,而是要深入分析其个性特点,对症下药,采用人性化的办法,尤其是家人要给予坚决的支持,才能让他们彻底摆脱毒品的侵害。

  本版图片 TP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