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05:37 中国青年报

  人才结构性、区域性矛盾需要调整

  郑茂清(湖南省副省长):

  去年湖南全省大学毕业生有12万名,今年全国有400万名,我们湖南省有15万名;12万名也好,15万名也好,坦白地讲,并没有实现充分就业。不光学生心里着急,家长着急,政

府也十分着急,希望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充分就业,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岗位。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需要社会,需要企业,需要大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大家一起破解这个难题。

  要拓展就业渠道。据我了解的情况,也不是完全没有岗位,而是有的岗位有的同志不愿意做,存在着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与就业需求不相符合的矛盾,存在着过剩与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存在着城市过剩、农村短缺的区域性矛盾,存在着专业知识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我认为关键是要把短缺的、不符合的调整过来,要调整这种结构,比如农村短缺就要到农村去,知识学得太空了,就学一点社会需要的。我们的老师和学校要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学们一定要转变择业观念。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你们到省政府机关去,除了接电话以外,没有什么好的机会;你到大企业、机关去,也就帮人家提提瓶子;你到农村去,那里资源稀缺,就是宝贵的,资源很密集,你就很难有所作为了。

  面临身份变迁,大学生要准确定位自我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我重点从社会角色的变迁谈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从社会变迁角度来看,大学生是处于社会意识变迁、结构变迁、社会身份变迁中的矛盾集中的群体,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准确定位自我。

  目前大学生有三个困惑。

  第一个困惑是角色的转换和定位的困惑,社会在变迁,大学生自身的角色换了、地位换了,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第一,在受教育程度上,或者在受教育的人群划分上,大学生已经从高学历者向一般教育水平的人群转换。我小时候听说谁是博士,就像看皇上一样稀罕,现在一说就是博士、双博士,一大堆,大学本科学历已经不是最高的教育水平。第二,从人群的划分上,你已经从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角色开始向普通人转换。按照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教育已经开始进入普及教育阶段,不是精英教育阶段了。第三,从社会身份上来讲,过去一念大学就是干部,现在一入大学就成为苦苦谋职的准职业人。第四,在社会认知上,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高尚道德、主流意识的代表优势已经日益下降。这些是大学生角色转换和定位的困惑。

  第二个困惑是大学生自身主观认知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偏离。这个偏离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价过高,在目前社会就业构成、社会秩序构成当中,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二是就业期望过高。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大学生常常还做着天之骄子的梦,醒来却发现是噩梦。三是受世俗价值观念影响。在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上,偏向物质化、现实化、功利性,方向偏差。四是生存压力加大以后,大学生抗拒压力的技能和心理都准备不足。

  第三个困惑,过去上大学是实现个体社会层次流动的最主要途径,现在不容易了。目前社会分层流动的状态事实上对大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我认为有五个角度:第一是有缺陷的教育体系造成大学生学习能力之外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第二是广泛的社会实践不足,造成社会能力缺失;第三是家庭教育的非理性造成当代大学生相当多的人际关系薄弱;第四是快速变革的社会现实造成缺乏理性认识和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大学生被社会世俗价值裹挟的程度远比看到的深刻得多;第五是成长和发展的全方位准备不足,面临大学生身份变迁,大学生自身的准备不足。

  大学生应该思考,我是谁?到底要什么?

  应该在大学生当中提倡主体价值、核心价值。我认为有四个核心价值在大学一定要提倡:第一,祖国利益至上;第二,在团体中发展自我;第三,社会实现与自我实现的统一;最后一个是诚信守信,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能力。有了这四条,就业选择就会有正确的方向。

  团组织要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理性定位

  严华(团湖南省委副记):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神圣使命。共青团组织要引导大学生及时转变观念、理性定位。要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到祖国和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生价值观念;树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基层天地广阔好创业的观念;树立“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素质决定发展的观念;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终身动态就业的观念。

  湖南共青团组织最近几年在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营造氛围、拓展素质、构建平台等方面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做法包括:第一是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营造氛围。去年上半年团省委组织青年学生和《湖南日报》联合开办了大学生就业的专栏,连续介绍了湖南高校到基层创业的13名典型,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第二是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拓展素质,从2001年开始,以实施大学生拓展计划为统揽,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设计导航为切入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比如三下乡、“挑战杯”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素质。第三是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构建平台,也就是构建三个平台:一是信息平台。为企业、为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互通信息建立了青年基层就业信息网络,还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人才交流会,效果不错。二是实践平台。组织高校学子参与社会活动,目前有很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都达到了百分之百,尤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动员了1100多名大学生。今年招募志愿者的名额是260名,短短3天之内报名的学生有3600多名。三是鼓励一部分毕业生到基层创业,也就是创业平台,争取工商、税务、人事部门的支持,落实了一些创业政策。

  努力构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道

  刘强(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总体来看,高等农业学院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比例仍然是比较小的。近年来,我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了一些探索,一是营造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环境。比如对志愿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优先推荐评选校级、省级优秀毕业生,免费托管到基层就业学生的档案和户口,对考取我校研究生但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服务生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对在基层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学校为其创造条件,无偿提供援助等等。二是构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道。

  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三条渠道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1)组织毕业生参加组织部门的基层选调,我校选调人数连续几年居于全省高校前列。2)引导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援藏支边。3)支持毕业生到生源地创业、就业。据不完全统计,这两年来,我校申请回生源地就业、创业的有1180余人,其中已经自主创办各种不同经济实体的有274人,搞农业综合项目开发的有238人。

  我们做了一些调研,认为现在阻碍高等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问题主要有工资偏低、条件艰苦、发展机会比较少、工作转换比较困难、观念落后等。

  目前人才信息平台,最大弊端是资源不能共享

  欧阳增铜(湖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党总支书记):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困难很多,有三缺:缺编制,缺经费,缺工作条件。尽管这几年党和国家发了很多文件,开了很多会,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还差一点力度。要让大学毕业生在基层有用武之地,要改善生活待遇。

  湖南省教育厅正和组织部、人事厅、劳动厅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的实施意见,力争在具体问题上有所突破。首先是建立创业基金,省政府、省级财政拿点钱作为铺垫;其次是要给基层一些编制;再次是要给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高一级工资或两级工资;最后是要疏通贷款渠道,银行应想办法给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

  教育、人事、劳动等各有关部门都建立了人才信息平台,可最大的弊端是资源不能共享,如果网络建设能够资源共享,相互链接,能让毕业生坐在教室就有用人单位洽谈,就到位了。

  一个优秀人才的效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

  覃永忠(湖南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关键问题不是学生愿不愿意去基层,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只要有好的工作条件,学生们都愿意去。

  从人才需求角度来讲,基层非常需要人才。比如,湘西本科生考出去1万人,但到今年为止,只有900多人回去,真正留在当地的本科生不到200人。

  可具体从各个单位来看,又不需要人才。为什么?没有编制,比如教育、卫生等部门人才奇缺,但不懂教育、没有卫生技术的人将编制占用了,超编了,进不了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优秀人才的效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但有些当地领导考虑的却是经济和其他面貌是否能马上改观,跟这些领导座谈时,他觉得人才非常重要,也非常缺,但要接收人才时,他又要上面给他编制,给他钱。

  从组织部门来讲,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第一,组织相关部门尽快落实中央18号文件,并根据湖南实际情况采取比较硬的措施;第二,在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中进一步提拔重用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导向;第三,发挥组织部门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第四,继续做好选调生工作和西部志愿者行动,我们初步决定扩大选调生规模,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初步达到以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市场配置为主的人才流动的合理机制。

  要拟定一个强化下基层工作的具体意见

  陈定辉(湖南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副处长):

  1999年以来,湖南省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2737人到农村基层锻炼。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9人成为国家公务员,650人成为乡镇干部,有340多人调往上级党政机关。

  我们正会同湖南省委组织部,拟定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其中有几个主要内容:一是适当增加选拔生的行政编制;二是对选拔生明确身份,以前选拔到农村去,我们现在拟选拔到乡镇机关,户口由所在街道办事处统一管理,到街道办事处所设的村委会、居委会锻炼一年,通过考核合格的,通过一定的程序直接办理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手续,审核以后,可以继续留在单位工作两到三年,再到基层锻炼两到三年;三是加大对选拔生的关注力度。在公务员考试录用方面,正在制定和出台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具体措施。积极提倡县市以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满一年的选拔生、志愿者或自主创业者中进行选调。我们也在提议,在公开选调生当中,对选拔生和志愿者以及自主创业者满一年的,准备采取笔试综合成绩加2分,满两年的加5分的做法;四是正在提议,如果高校毕业生自愿到乡镇或者湘西、怀化、张家界等地工作,或者到全省国家级贫困县及省级贫困县就业的,从上岗之日起,就执行省级定级的工资;五是实行免费人事代理制度,下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他的档案和户口以及有关人事管理可以申请放到县以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或者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人事代理服务。

  学校应到基层调研,量身定做一些专业

  李铁雄(新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新化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32万人口,现在只有13200多人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才13900名。1997年到2001年,新化县专科以上的大学生5582人,回到新化的只有750人。这期间,新化考入湖南农大的有183人,回到新化的有6人,占3.3%。这是现状。第一,我们出去的多回来的少。1997年以前我们搞国家统招统分,大学生基本都回到家乡。现在我们党政机关中,基本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而从1997年以后,我们的人回来的就很少,出去7.74个人只回来一个人,造成现在我们的干部年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第二,在国家机关的多,在企业基层的人很少。13200名大学学历的人基本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不到5%,750人大多在县一级机关,乡镇机关也有一些,在企业和村里的基本没有。

  第三,改行的多,从事专业的少。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干一般行政工作。这几年我们搞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的力度比较大,我们想找这方面的学生,很难。我们有一个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想找人才,也没有找到。农业大学有一个搞水产专业的学生,在乡水管站工作。

  为大学生来基层开辟绿色通道,我认为:第一是舆论要先行,第二是政策要细化,第三是制度要严格,第四是专业要调整,第五是服务跟踪一定要到位。希望学校到基层调研,为今后大学生来基层量身定做一些专业。比如基层调解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社区管理问题。大学要考虑学生到基层后能够学有所用。

  社会缺乏大学生“下基层光荣”的氛围

  冀学锋(湖南师大副校长):

  要想畅通大学生基层就业路,至少要做到五点。第一点就是大学生本人自己要想去基层就业。就大学生本身而言,有一部分想去,一部分不想去,也有一些是不得不去,现在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怎么想办法使那部分不能就业而留在城市、留在学校的同学能够去基层就业,对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目前毕业率能保持95%以上,有5%到了中学、县级中学。

  第二点就是基层需要大学生就业。基层是否需要?这话不能笼统说,有的很想要大学生去,苦于财政或各种条件而不能要,还有一些地区也想要,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的需求,不能给大学生提供用武之地。这里面还有基层本身的观念问题,对人才的排挤以及旧有体制的问题,他们人都安排好了,你要把人才安排过去,也很难待得住,所以基层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样一个需要,想去也很难扎根。

  第三,政策保障大学生去基层就业。非常高兴也非常欣慰中央发了18号文件,但还有落实的问题,能否有运行机制。

  第四,社会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去就业。除了社会舆论支持,还有家长层面的支持,现在都是望子成龙,读书的时候就想找到一个好工作,不做官就好像不是就业,不在城市做官也不是就业。全社会营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光荣的氛围,我认为还是非常缺乏。

  第五,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就业。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现在我们对学生成功、对学校成功的评价,还需要观念的转变。通过政策来确定从基层、贫困地区、西部地区招聘一部分毕业生,你来的时候就明确你是从西部来,毕业以后就应该回到那个地方去,过去有加分政策,能否给多一点,比如40分、60分,现在从西部召来的学生降二三百分,培养方式变一变也能够毕业。

  这五个方面形成合力,路就会畅通,如果这五个方面,有哪一个方面不畅通,我想这条路就会很窄。

  通过就业基地促进就业

  刘金祥(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我们学校通过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来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近年来,学校建设有562家全国就业基地,遍及20多个省。在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有112个就业基地,占总数的21%,有了这个载体以后,就解决了基层需求的问题。再通过将学生放在基地实习,使双方有了解的过程,收到了一些效果。

  用奖励措施来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学校共设了5个奖:优秀毕业生奖、志愿支边奖、志愿支援国防建设奖、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奖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奖。另外,学校还采取了如读研究生分数和减免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助学贷款等一些措施。近4年来,我们学校一共有1.6万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基层用人单位要发挥毕业生的特长,根据他们的服务志愿和专业特长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我们连续两年都到一些边远地区单位做调查,明显看得出来,除了物质条件外,基层单位能否为学生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对他们也有重要影响。

  各个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协调与协作

  龚完全(湖南大学团委副书记):

  学生不愿意下基层,涉及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

  学生往往对基层工作认识不足,现在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成为衡量标准。同时,一些毕业生害怕去基层是怕回不来、收入少、没有发展空间。

  家长观念上,从传统的思想和教育收费的负担来说,也有反对去基层的倾向。

  而基层的用人单位,由于地方财政非常紧张,对来的大学生,容易认为加重了负担,加剧了竞争,或者认为来农村的学生是没有本事的。

  基层和西部地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缺乏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不能搭建合理有序的人才供求平台。建议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搭建西部和用人单位的桥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

  大学生到基层去,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加强协调与协作。因为毕业生就业牵涉户口迁移、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评定等等,由于行政环节上的问题也容易改变学生的想法。

  毕业生追求“大名公外”的趋势值得重视

  刘晓明(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主任):

  我扼要介绍一下我们的调查,题目是“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优化及其引导”,是北京市教委资助的一个课题。2002年,我们在北京发了一千多份问卷搞调查,2004年又发了1279份有效问卷,300多份个案调查,对100多个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过去有些专家说是两旺和两难并存,就是毕业生求职旺和用人单位聘人旺,但是两旺的背后是两难,用人单位感到找不到他们适合的人才,毕业生又觉得找不到他们理想的岗位。现在的趋势好像是有点两难压倒两旺。

  北京有70多所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全国大概也是首屈一指。就业当中的问题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叫“大名公外”。“大”就是北京毕业生追求大城市,“名”就是追求名牌单位,“公”就是争当公务员,“外”就是要进入涉外机构。

  我们调查的1279名学生中大概有85%都选择了要在北京或者其他大中城市就业。2002年,这个数据是77%。我自己都有点震惊,现在从77%变成85%了,这个趋势值得重视。北京的学生更严重,都想去东城、西城、宣武、崇文4个城区;我们纳闷,怎么海淀和朝阳都不想去了,都是高新科技研究基地和开发区呀。后来一了解,本市毕业生的家大部分住在这4个城区,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都不想去。北京市人事局做过统计,北京4个城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能如愿就业的只有15%。

  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实习具体安排等尚有欠缺

  杜林怀(读者代表,大三学生家长):

  关于下基层的认识存在误区。我认为下基层不能仅仅局限在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农村有基层,企业有基层,矿区有基层。城市的社区不是基层吗?企业的车间、班组不是基层吗?矿务局的矿井、作业现场不是基层吗?研究院所的实验基地不是基层吗?下基层也不能不论专业、不论文化层次,搞一锅烩,要做到才尽其用,专业对口,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位置上,否则就是人才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投奔。

  我们大部分学校都是计划经济时代诞生的,习惯于按计划招学生,毕业后国家按计划分配出去,现在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让学生自谋职业,一是学生不太习惯,二是学校也不习惯在课程设置上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实习具体安排以及就业操作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招聘方式和就业形式的问题也应解决。我们看每年的招聘,校友招聘、网上招聘,大中小型公开招聘会、媒体招聘等等,单位很多,种类也很多,但是细看都是大中城市的招聘,有谁见过基层单位去招聘,有谁见过县以下单位去招聘,有谁见过农村去招聘?现在埋怨大学毕业生往城里挤,试问,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其他渠道的就业条件吗?在目前就业难的环境下,能否国家计划指导安排和招聘录用双轨并行,对社会急需的行业、人才短缺的行业和各级基层单位采取上报用人计划,由国家统一安排的方式来解决。国家对基层单位进人要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办法录用,坚持凡进必考,要有文化程度的限制,要有有关监察部门的介入,防止走后门。这样可以破解有些学生找不到工作、一些行业又招不到学生的怪圈。

  应该有相关的就业优惠政策。能否结合近几年来呼声颇高的教育收费问题一并考虑,国家每年拿出一部分指标作为毕业后的计划分配,凡愿意在毕业后服从国家统一分配的学生,在入学时可不交学费,并由国家负担生活费,同时规定一个定期的服务时间。另外,能否设想凡签5年的合同可以返还4年全部学费,签10年合同除了返全部学费并另有安家费等。

  国家要对艰苦专业,比如农林、地矿等,进行政策倾斜,用工资政策的杠杆和利益分配原则来调节和修正就业的方向和路线,对于到基层和农村艰苦岗位工作的大学生,国家要出台有关政策,让他们享受提前定级、高套工资标准和享受经济适用房的租赁、购买以及把户口保留在学校等优惠政策。

  (本报记者 洪克非 李健 吴湘韩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