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复旦百年“桃李”今日菁英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09:2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田青瑶责任编辑 梁虹

  昨天的校园里,成群结队的老校友们提着复旦的资料袋,坐着电瓶车在校园里逛逛,几辆接送校友的大巴士在光华楼的后面操场上进进出出……据复旦方面昨天透露,从9月1日开始到昨天,已经有逾2.4万校友陆续返校。

  至少7000校友今在复旦聚餐

  复旦的校友们将会在今天的庆祝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大会上聚首。

  今天的5000人规模的庆典大会邀请了上千位知名校友、校董、院士等和复旦有渊源的人。校友们有的来自复旦独创的世界校友会,有的是各院系选派,而受邀的嘉宾也都是学业有成、在各自领域有权威、很有社会影响的科学家、院士、成功企业家等。复旦方面透露,最近很多知名校友和校董都回到学校。今天的庆祝大会学校向第三届校董都发出了邀请,一共50位嘉宾确认出席的有30多位,李达三、陈曾涛、谢国民等校董都将见证今天复旦庆典的喜庆气氛。而郭广昌、乔志刚等复旦毕业生,吴敬琏等知名人士,以及复旦历史上的名人后代都将到会,如李登辉、邵力子、颜福庆的后人等都会到常

  庆典会议的第一部分将由复旦教师蒋昌健主持,这位’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队的四辩,现在也已经是复旦颇受欢迎的老师。昨天主持校长论坛则是蒋昌健的辩友姜丰。这些复旦培养出的学子如今活跃在各个领域,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在母校百年生日时献礼。

  “无论你是有名望,还是普通的校友,无论你捐了上百万还是一百块,母校都欢迎你回来看看,时常联络。”这句话是百年校庆办公室方晶刚早先接受采访时屡次提到的。每个毕业生都是复旦的财富,他们对母校的心意都值得被记录,这就是复旦这次接待校友的主导思想。

  昨天,中文系已经确定要来800位校友,他们准备了午餐餐券和10多个普通教室作为活动地点。负责校友接待工作的袁继鼎介绍,他们已接到7000多人的吃饭要求,出借了88间电化教室供校友们观看庆典大会。在2教门口“校友接待处”的牌子已经竖立起来,主要接待没有和院系联系的校友和海外来的校友。

  复旦大学正等着她的孩子们回来看看。

  

复旦百年“桃李”今日菁英会

  这几天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到处可见提着复旦大学资料袋的校友们。

  早报记者 史训锋 图

  校友文化正在百年复旦生成壮大

  昨日10时,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剪彩开馆,首先展出的就是于右任书法作品。该馆馆名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写,出席开馆仪式的嘉宾有三十多人,除国内嘉宾外,还有不少来自美国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嘉宾,于氏家人如于右任女儿张于念慈等也来到现常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是于右任的老师,两人有着坚固而长久的友谊。昨天马相伯孙女马玉章也来到了仪式现常

  复旦百年来涌现出无数著名校友,他们已经成为复旦人文传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老校长、老专家、老校友的手迹等珍贵藏品都将在人文馆展出。该馆落成后将首先展出著名校友于右任的手迹书画,这是于右任的书画手迹第一次在大陆公开展出。昨日14时,台北复旦校友会、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复旦大学上海校友会等40余家校友会的礼物就是江湾校区的复旦校友林。这就是来自复旦大学海内外校友会的创意,各个校友会负责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复旦校友都来到了揭幕仪式的现常

  校友林位于江湾新校区校门左侧,包括景观大道以南的中央草坪及周边的绿化区域,面积共计5000平方米。在复旦大学建设校友林始于台北复旦校友会的提议,很快便在复旦大学的几届世界校友联谊会上都得到了各地校友会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他们都非常希望能在复旦大学校园内开辟专门区域建设校友林。从2002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活动启动以来,校友林方案相继得到各地校友支持,台北复旦校友会、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复旦大学上海校友会等40余家校友会纷纷捐款。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张一华在揭幕时被校友的热情打动,表示是校友的热情回馈成就了复旦大学校友林。建成后的校友林将成为复旦一道亮丽的风景,将永远见证着复旦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事实上,你在复旦可以发现不少校友的痕迹,一面正衣冠的镜子、一幅字画、一座雕塑小品上面都可以找到复旦某某级学生献给母校的标记。这种校友文化正在复旦这所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生成壮大。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