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后“超女”时代的狂欢余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09:37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 郭珊 何东运

  核心提示

  套用《百年孤独》的开篇,很多年以后,当一位文化研究者翻阅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电视史资料时,准会想起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或者他身边的人,守在电视机前固执地

观看“超级女声”的那个遥远的夜晚。当时,谁都没有料到,一个从不端着架子谈人生、而是号召快乐中国的地方台,会打造出一台令全国4亿观众痴迷上瘾的娱乐节目。它以猝不及防、如台风一般横扫一切的架势,狂袭2005年中国大众娱乐生活。“超级女声”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通俗娱乐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开端。可以想象,若干年后,谈论“超女”二字,就会像谈论“知青”、“万元户”、“农民工”、“愤青”、“白领”、“SOHO一族”等词语一样,成为归纳一个年代显著特征的关键词。

  电视革命:究竟有多少节目在模仿“超女”?

  “超女”模仿大赛热全国

  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于9月正式推出了一档名为“歌SING魅影”的歌唱模仿大赛,提倡无门槛、无约束,任何普通观众均可报名,实现“我做我偶像”的梦想。4大赛区,零门槛“海选”,观众可通过网络、短信等平台,自由发表意见,参与决定选手去留。 在这里,我们重新看到了那些占据中国观众视神经焦点达一个夏天之久的字眼,“海选”、“分赛区”、观众投票……包括主办方提出的口号“喜欢就来做,无需问结果”看上去也如此眼熟。

  据一些媒体统计,全国目前综艺节目多达50余个,都在不约而同地朝“超女”靠拢:正在播出的山东卫视的“志在必得”、安徽电视台的“流行偶像”、河南电视台的“超级偶像”、云南电视台的“非常之星”、浙江电视台的“新声夺人”等节目,和即将播出的韩国娱乐集团SM参与的“亚洲新人类”,以新加坡海蝶音乐为后盾的“非常偶像”,都看得到“超女”的影子……

  从“超女”获得灵感的节目绝不仅限于歌唱比赛:星空卫视的“星空舞状元”,虽然选拔的是舞蹈者而不是歌手,但“海选”阶段各色人等轮番登场最令人期待,可观性极强的“菊花妹妹”借此脱颖而出;由安徽卫视和光线传媒打造的“超级魅力主持秀”,虽然比赛选拔的项目换成了“主持”,但它同样有“海选”部分,同样不设门槛,并称即便用方言也能参加;即使是看上去离普罗大众最为遥远的模特大赛,也要分食“超女效应”的一杯羹。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模特大赛”华南赛区比赛,主办方有意适当降低身高、三围比例等报名门槛,让更多向往走上T台的普通人也能有机会感受一下当模特的真实感受。

  有人打了这么个比方,“超女”成功后,人们或取其根、或摘其苗,嫁接到各自土壤上,等待着结出一个口感相似的瓜。“超女”的口号“想唱就唱”,正在演化成越来越多的“想*就*”,娱乐大众和全民参与两大核心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当作包治百病、一剂就灵的收视秘方。

  “老大哥”向“超女”低头?

  就在观察者担心一帮“李鬼”一哄而上,会拖垮正牌“超女”的同时,也有亮出态度与“超女”划界而治的少数派代表“央视”。从坚决拥护“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名嘴崔永元,到坊间流传的关于央视打压“超女”甚至责令停办的小道消息,中国电视业界的“老大哥”,用网友的话来说,是以“站到人民的对立面”的勇气,和一帮欢蹦乱跳的小女孩赌气抬杠。被外界炒得沸沸扬扬的“和解”标志——“超女加盟中秋晚会”一事,也以化为泡影告终。导演组透露是因为“双方无法在某些观念上达成共识只能作罢”。作为地方台娱乐现行的产物的“超女”,如同一位寻常百姓家的民女,看来的确很难迈进“央视”的深宫大院。

  “央视”所有节目中,与“超女”最相似的“梦想中国”成了矛头所向:不愿放下架子投入娱乐,承担的导向、宣传教化意图太明显,催人泪下地和观众谈人生、谈理想……有传言称,“央视”高层已经取消了“梦想中国”节目一号演播厅的使用权,“梦想中国”甚至将面对“待定”的命运,被节节挫败的收视率送上“PK台”。

  此外,也有从头到尾不发一言,淡然对峙的《莱卡我型我秀》。这个节目一度被人指责为“精挑细选出一帮面目相似的帅哥美女”,甚至有网友不无揶揄地说,“我们不要细糠,我们要吃‘超女粗粮”。最近的消息指,《梦想中国》和《莱卡我型我秀》两个在“超女”星光面前显得黯然的“难兄难弟”,有意“联姻”,联手对撼“超女”。

  “超女”二代有前途吗?

  电视节目或者商业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特定的人文环境或社会氛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的注意力与关注度转移很快,即使是影响力广泛的《实话实说》现在也已处于没落淘汰的边缘。所以,从“央视”开创的《春节联欢晚会》,到曾经吸引一家老少星期天驻守电视机旁的《正大综艺》,再到后来红极一时又无声凋零的《综艺大观》,以及引领轻松、高效风格的《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曾经横扫荧屏的“模仿秀”、“真人秀”等风潮的起伏,似乎在诉说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新鲜是娱乐类节目的第一生命力。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档商业节目,超女必然也有其生命周期,盛极而衰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在电视业盛行“国内学港台,港台学美日”的模仿风潮时,在“超女”的幕僚们为来年赛事的设置运筹帷幄的时候,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超女二代”,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宿呢?

  有分析指出,国内综艺节目“野心”太大,几乎都想通吃所有年龄层观众,结果往往抓不住“首要收视人群”年轻人。《超级女声》摆明就是给学生为主的年轻人看的,不过到最后它所具备的多方位娱乐因子,把更年轻或者更年长的人群都吸引进来,堪称是“无心插柳”的经典之作。

  全民总动员:人人都来当“超女”

  这个夏天,有没有发现大街上,很多女孩留着“怒发冲天”的短发,穿着衬衫打领带,看上去似曾相识?没错,你看到的就是“超女”风尚的拥趸。崇拜她,拥护她,变成她,成为今夏女孩们争相模仿“超女”优胜者的普遍心态。

  香港著名心理治疗专家素黑指出,“超女”都是“粉丝”欲望投射的映像。无论是投票选出“超女”,还是跟风制造“超女”时尚,年轻人在集体塑造的偶像诞生过程中获取快感、光荣和自我认同。已过而立、不惑之年的人们,也跟着这场全民总动员式的狂欢,尽情体会着年轻时代的喜悦和激情。

  时尚:中性之美大行其道

  女人也会有干净利索、帅气酷俏的一面。在这个对女性定位还是以温柔可人为主的社会,因为李宇春、周笔畅的拉风演出,“中性之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程度。

  李宇春一身兼两性的假象,满足女性粉丝们幻想“变成”男性的野心,同时也满足她们对“完美”情人的投射:阴柔和刚烈的完美混合体。

  在广州天河的一家发廊,李宇春的发型,每天都有十二三个女孩来剪,其次是周笔畅发型,每天也有四五个人剪。发型师介绍说,这些女孩子的年龄一般都20岁左右。

  服饰是年轻人模仿“超女”的“重灾区”:最富争议的总决赛5进3那场,超女们穿着军绿色衬衫,上面随意配条红色领带。而在广州状元坊、北京路等商业街,许多铺位都有类似的衣服。摊主介绍,多的时候每天能卖几十件,少的时候也有十几件,价格35元到120元不等。此外,白色坎肩配红色T恤、海军领白色上衣搭配素花领带等等,还有周笔畅的黑框眼镜,已经成了2005年秋季配饰首选。

  产业:以“超女”的名义捞钱

  说“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绝对不为过。不信你去看看市面上名目繁多的“超级女声”服装、玩具和游戏。“超女”不干胶贴画、海报、书皮、CD、VCD以及磁带等商品在全国各地持续热销。太原媒体报道,一家大型文具店一个周末,光“超级女声”宣传海报就卖了500多张。

  如果说“超女”进行冠名、广告、短信收益还得分账,那么后“超女”时代,东家天娱公司自然抢得头筹。集合了十位人气超女的首张音乐专辑《终极PK》一上市就创下近60万张的预售业绩。

  传言称上海一位手握几十亿资金的投资者想找天娱,合作开发以超级女声为品牌的商业地产,如“超女”酒吧,希望可以邀请柯以敏、黑楠等评委和知名“超女”前来捧场,举办相关的培训班等等。

  据了解,天娱传媒将在国内几大城市同时开设“超级女声”的服装旗舰店。

  “超女”北京演唱会,VIP票一夜上涨100块,从580元变成了680元。

  李宇春代言某品牌电脑的出场费超过百万。“超女”参演的影视剧作品、各种晚会,无疑还将为天娱赚得更多的真金白银。

  日前,由《新京报》推出的超女图书《我为“超女”狂》正式上市。该书是《新京报》此前关于“超级女声”新闻报道的合集,也是国内第一本全面揭示“超女”台前幕后故事的图书。目前,市面上有关超级女生的书还有一本《李宇春真帅》,作者是一位忠实的“玉米”。9月上旬,两本书在出版之前,就已经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

  此外,由于李宇春、何洁、周笔畅、易慧都是专业学音乐的高材生,音乐学院成了莘莘学子眼中,除影视学院、戏剧学院之外的香饽饽。据说,李宇春、周笔畅的老师手机都快被咨询求学的电话打爆了。

  流行语:人生无处不PK

  “她的一生充满了PK”,湖南卫视在播出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预告片中铿锵有力地说出了这样一句旁白。如今,只要知道超级女声的人都会说PK这个词,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得恰如其分。网友们列出的可以套用PK的例子有:单位里做工作总结,老总不会再说“讨论讨论我们哪些地方要改进”,而改说“我们有哪些地方要PK”;老板要炒人直接说“你被PK了”;要与男友分手,你也可以直接“PK”了他,而不再使用传统的“被飞”;但凡改变、辞退、下岗、淘汰、竞争、排除、抛弃、离开……统统被“PK”所取代。甚至在两口子家庭理财出现分歧时,或者领导面对两份不同的工作计划时,也要导入PK的制度:“我们PK吧。”参与、沟通、对比、择优录取,PK在现代生活要求的高效率之中,透出一丝会心的幽默。

  对于那些在“超女”比赛期间疯狂发送手机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忍不住手痒,想发短信。有时候明明在短信上讲不清楚的事,也仍然孜孜不倦地一条接一条地发送。

  网络上,关于“超女”的flash动画、漫画、笑话、原创歌曲、彩信、彩铃、电脑壁纸五花八门。在经历“超女”总决选期间拉帮结派、合纵连横、吵闹对哄之后,粉丝们渐渐沉静下来,心态开始趋于一致:希望宇春她们一路走好。一些“粉笔”(周笔畅迷)将张学友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改编成《我去听她的演唱会》,真切动人地反映了粉丝们对偶像们的深深眷恋:

  “我去听她的演唱会 在二十二岁的夏天疯狂到疲惫 曾经为了她彻夜难眠 爱我还是他唱得我流泪……

  “我去听她的演唱会 在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 身边的人问我为什么流泪 我默默不语一个人品味……”

  想说就说:“超女热”还能蔓延多久?

  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

  “超女”是研究大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案例,任何文化现象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它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前文化生产由意识形态决定,往往是强加给人们,普通消费者没有发言权、参与权。比如,看春晚的人越来越少,这和观众没有足够的参与、决定权有关。超女让大众都有了参与的权利,从而激起了民众积极参与的欲望。同时,超女给大众提供了一种人人皆可成功的“幻想”,具有平民化的特色,体现了民主意识,给了普通百姓一个表达心声的机会。观众看得越来越投入,把所有感情都倾注在自己所支持的超女身上,从而转变为一种不自觉的崇拜。

  应该说,“超女”的确给大众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满足了人们追求文化偶像的心理。现代人越来越需要偶像来填补精神的空虚,以前人们崇拜政治偶像,而现在文化偶像大受追捧。“超女”使我们看到,当今社会“趣味的最高立法权”发生了转移。对于什么是真善美,精英已没有了决定权,真正的决定权在市场、在民意,老百姓的个人好恶不可小视。至于“超女”热能火多久,取决于它后期能否创新。人们对某个东西的新奇感往往是递减的,如果一味照搬原有套路而不思创新,肯定会造成大众审美疲劳。

  林景新(公关营销咨询顾问)

  作为一种娱乐文化方式,超女模式与超女精神必定还可以持续很长时间——香港电视节目《百万富翁》早已结束,但是这种启智类、知识与奖赏相结合的方式却对中国电视影响深远,从地方电视到中央台,类似的节目依然层出不穷。

  2005超女比赛的成功会对未来五年内中国的流行文化与商业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类似的节目、商业运作很快就会铺天盖地。

  超女比赛结束后,仍然能保持旺盛的品牌号召力,这是娱乐营销的成功。新经济中,物质的因素在逐步降低,非物质或是人文的因素在快速增加,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人们只感兴趣哪一个品牌能提供更多的精神价值,或者说更能够取悦他们。

  王晓渔(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青年学者)

  “超女”的影响,只不过是为大众的公共记忆又增添了一道符号而已。现在“超女”已经变成了一种潮流,人们身在其中,无法逃脱其中。不关注的话,聊天时你就有可能被排除在外,于是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去看“超女”。其实,我觉得,超女对大众的影响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它不过是娱乐、消遣的一部分,被媒体和一些“粉丝”扩大罢了。

  我觉得超女不会持续多久。受众的热情有限,加上超女这种形式的节目并不像央视春晚那样具有极端的垄断性,应该很快会有新的节目出来,盖过超女。

  题图制作/夏彩霞

  图片为本报资料

  图:

  广东电视公共频道推出的《歌SING魅影超级模仿歌唱大赛》。

  在某发廊,一位顾客自带“超女”的海报,让发型师做参照,为自己做发型。

  东方卫视“莱卡我型我秀”

  上下九服装店大卖“超女”服装。

  超女T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