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说:三门峡水库功不可没 不可轻言废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21:45 中国新闻网

  黄河经南北走向的晋陕峡谷之后,从潼关东拐直抵三门峡。中国水利史上第一座高坝大库——三门峡水库于1960年在此建成并蓄水运行。但关于三门峡水库的问题和争论并未到此结束,特别是2003年秋,渭河发生的五年一遇的小洪水,导致渭河下游陕西二华( 华阴市、华县)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大洪灾,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大型水利工程的“立项、功过、留废”等问题极大关注,对三门峡水库几乎是骂声一片。有人提出:三门峡大坝建设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水利专家张光斗院士和水利部前部长钱正英院士指出:渭河下游洪灾祸起

三门峡水库,建设三门峡水电站是个错误,理当废弃。但从全局的、历史的角度反思三门峡水库,难以简单地用一个字“功”或“过”来评价,难以简单地用“YES”或“No”来回答,难以简单地用“留”或“废”来决定。

  三门峡水库是我国水利史上第一座高坝大库。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大河,因此,三门峡水库建设和运行也是世界高含沙河流大坝建设的创举。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流失都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高,三门峡水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为我国乃至世界高含沙河流上的大坝设计、建设、运行和改造提供了一系列可资借鉴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

  黄河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下游的“悬河”和洪水灾害为世人所瞩目。据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至民国年间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洪水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决溢影响范围,北抵天津,南达江淮,因此有“南决乱淮(河),“北决乱海(河)”之说。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保持岁岁安澜,三门峡水库功不可没。它通过直接调蓄水作用,减轻了下游河道防洪压力和凌汛威胁。1960-1991年间库区拦沙达40.3亿立方米,如果平均按照25%泥沙量沉积在下游河道内计算,整体可使下游100米宽的河道少抬高8米左右。从而迅速减缓黄河下游河道的抬升,也大大减轻黄河下游防汛工程投资和防汛压力,更为我们探索治理河道技术和方法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另据有关研究,黄河若遇特大洪水,仍然需三门峡与小浪底等其他水库“四库联调”来滞洪。黄河防凌需要35亿立方米的库容,小浪底水库只能解决20亿,剩下的15亿可通过三门峡水库来调节。

  人类活动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对其治理并非在短期内就能见效。从现在情况看,在大坝设计时对中游地区水土保持作用估计过高,三门峡水库运行后水库迅速被淤积,并引起潼关高程的抬高和渭河下游的严重淤积,尽而导致渭河下游局部地区的小水大灾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坝经过45余年的运行,大坝下游地区也已出现新的河流生态、水沙、地质等平衡系统。以三门峡水库运行为基础的下游经济社会系统也已形成。因人为和自然作用,黄河三门峡水库以下河势也已发生明显变化,而非建坝前的河势。因此是否废弃,不可因噎而废,应进一步进行科学论证。如果说建设三门峡水库的决策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做出的历史性错误决定,那么,它的错误也应是废弃三门峡水库决策的前车之鉴。如不进行周密的论证就贸然废弃水库,有可能会带来新的不利后果。因此,不可轻言:废。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穆兴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