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胡枭奖设计是种进取的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06:32 重庆晚报

  9月14日,璧山西部鞋都工业园,一间明亮的工作室。桌面是散乱的皮革、鞋模,还有大量秋冬皮鞋流行趋势指南……见到胡枭奖时,他正抱着一个鞋模冥思苦想,不时在上面勾勾画画。记者在他身后观看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诧异地说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和一般的制鞋师傅不同,年轻的胡枭奖是我国十大民营企业之一——奥康集团驻重庆专属的一家公司的男鞋设计师。眼前的他身着橙色T恤、浅色牛仔裤,抄着地道的普通话,但

语速很慢,仿佛每个字都力求精致贴切,就如他留在皮鞋中的每个细节。身为专职的皮鞋设计师,胡枭奖的脚下也穿着一双别具一格的橙黑相间的休闲皮鞋,记者好奇地问是自己做的?他笑着解释说今年意大利主推橙色,很腼腆的样子。这让记者有些意外,因为此前电话联系的时候,胡枭奖自信的口气让人感觉他肯定是个强势的人,没想到眼前的他却一派儒雅内敛。做鞋就像做人

  “我只上过初中。”坐定交谈,胡枭奖的坦率再次让记者刮目相看。他继续平静地说,他是安徽人,家乡巢湖,那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翠竹满坡,溪水清流,“但是是一穷山沟,年轻人都特别想出来。”1992年,初中毕业的胡枭奖第一次离开家乡,经亲戚介绍到了温州一家鞋厂打工。

  接下来的5年里,胡枭奖辗转了十多个皮鞋制造厂。制鞋工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每天都要干12个小时以上,很辛苦。“没办法,因为没有文凭只能做体力活。每月不多的几百块仅仅够用。”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但辛苦的生活教会了胡枭奖坚持和进取。这5年里,从基础学起的胡枭奖,练就了一手熟练的制鞋技术。1996年,凭借过硬的技术,他顺利进入了奥康集团。第二年,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胡枭奖打算辞职去进修皮鞋设计。没想到厂里竭力挽留,还于1999年底派他到上海学习。

  在3个月的培训中,胡枭奖了解了许多设计原理。但美术方面的基本功还得靠自己。为了能画出流畅的线条,他时常白天进修,晚上练习素描。几个月里,他用一根根直线涂满的白纸就有好几十页。最后,胡枭奖以高分通过了素描考试。“机会不是常有的,我能做的就是尽力抓住。”

  初从制鞋师到设计师,胡枭奖面对的是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当时的状况只有用实力说话。我能做的只是在每季的选货会上,用设计来证明自己。”如今,胡枭奖已成为奥康集团西南地区设计处主管,“领导”着设计室10多位设计师的工作。

  经历这段飞跃性的转变,胡枭奖颇为感慨:“做鞋其实就像做人”。身为设计师,就要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不能跟风更不能抄袭,就像处世,也得有原则有坚持。而做出的鞋不仅要款式独特,还须上脚舒适耐穿,就如处事,熨帖而周到,多为别人着想,肯定让人喜欢。妥协在所难免

  那一双双各式皮鞋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见记者好奇心重,胡枭奖说:“干脆我现场做一款吧。”

  “做鞋前最重要的是设计理念。今年流行休闲,我就做一双休闲中带沉稳的鞋款。”说完,胡枭奖开始在放满脚形模型的架子上挑选。

  “这些是鞋楦,它们是皮鞋的灵魂,舒适的基础。”他继续解说,鞋楦前部的变化最关键,说着他选择了一略带小圆头的鞋楦,配合的是没有跟的成型底。为了体现皮鞋的沉稳,皮材选择了黑色小牛皮。“这些选择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设计师的功力。”

  接下来,胡枭奖开始用宽窄不等的白纸条粘满鞋楦,然后用铅笔在上面描画。“白纸是美纹纸,主要用来画样取楦。上面画的是鞋帮的剪裁线条。”勾勒完后,胡枭奖小心地将鞋楦上的美纹纸揭下来,还原在硬纸板上,然后,根据美纹纸的切割,再将纸板剪成一块块纸块。

  下一步是下料,即根据纸块形状,在事先选好的皮材上裁下皮革,然后将各块皮革精细地缝合起来。胡枭奖说这叫针车,是考究技术的一道工序。然后,胡枭奖又将做好的皮鞋帮包住鞋楦,用小钉在鞋底固定。“这步叫夹帮,之后,在烤箱里恒温烤上一段时间,皮鞋就定型了。”

  40分钟后,胡枭奖从烤箱里拿出皮鞋,取出鞋楦,粘合上挑选好的鞋底,一双颇具流线动感的时尚休闲鞋就此诞生。

  “妥协是在所难免的。”胡枭奖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成品说。他认为,做设计是很个人的东西,个性至关重要,但为了迎合市场,往往不得不加入一些流行元素。因此,设计师常常要面对自我与市场的矛盾和博弈。自称没有做过女鞋的胡枭奖望着记者笑着说,可能在设计更加变化多端的女鞋时,这种矛盾更突出。难忘三个第一次

  今年31岁的胡枭奖,8年前结了婚,妻子是以前鞋厂认识的同事,现在家就安在璧山,儿子都3岁了。想起十几年的谋生立业之路,他说有三个第一次让他至今难忘。

  第一次是在外过年。“打工的头一年,我做的是拔钉工作,就是将固定鞋帮的小钉一个个拔下来,很单调,但一天要干10多个小时。”因为想省钱,那年春节,胡枭奖决定不回家。

  “看着工友纷纷回了家,开始心里还挺得住,但到了除夕夜,才深刻体会到漂泊在外的凄凉。”胡枭奖清楚地记得,那晚天黑得很快,他独自守着空空的宿舍,心里有说不出的失落。为了克制这种感觉,他开始做讨厌的拔钉工作,直到累得睡过去。

  第一次“抄袭”设计。在掌握制鞋工艺后,胡枭奖就一直想做一双自己设计的皮鞋。为此,他专程到城里“观摩”各个鞋店,想选一款中意的,回去模仿着做。

  在鞋店里,胡枭奖将看中的皮鞋拽在手里,内层捏捏,外层按按,看造型、看帮样、看款式,再看饰物搭配等。琢磨许久后,又试穿,感受上脚的舒适度。“遭白眼是当然的,但还得硬着头皮上。糟糕的是,回去做出来的鞋,款式对了,上脚却很不舒服。”

  这次“抄袭”尝试让胡枭奖懂得,会制鞋并不一定会设计,要成为一名皮鞋设计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但从那以后,胡枭奖养成了“盯鞋”的习惯:上街,最注意的是别人的鞋,逛街,最留意的也是鞋。

  第一次参加设计。“在我们这一行,从设计到小批量试做再到投产,一般只需几天时间。”但设计好的款样如何才能完美转跷(皮革剪裁后服帖鞋楦)是个难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第一次设计鞋样的他一个人在工作室反复做实验,打样、试样到深夜。结果,胡枭奖设计的第一款鞋没几天就投了下去。

  胡枭奖说,这三个第一次,一次让他读懂了漂泊,一次让他学会了执着,一次让他得到了认可。设计改变生活

  本刊记者:并不是每一个制鞋师都能成功转型到设计师的,对你来说,这种转型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胡枭奖:生活更充实更有激情。现在妻子在家做全职太太,这样的生活,以前我是负担不起的。一般来说,设计师薪金是制鞋师的4倍以上,如果干得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有就是接触的朋友圈与以前不同,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本刊记者:作为皮鞋设计师,你最大的成就感在哪里?

  胡枭奖:(笑)被别人抄袭。以前总是做别人设计的鞋,现在我的鞋不仅厂里做,别厂也模仿着做。

  本刊记者:第一次发现被抄袭是什么时候?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胡枭奖:才做设计师不久,好像是2003年,在温州的对手厂家专卖店发现的。当时还感觉很开心也很荣幸。因为皮鞋款式没有专利,只有设计得好的作品才会被模仿。被抄袭对设计师来说算是一种变相的肯定。

  本刊记者:你认为重庆的皮鞋设计怎样?

  胡枭奖:重庆的皮鞋制造业在西部地区算顶尖的,但因起步较晚,设备和工艺都有待加强。皮鞋设计方面,还是有很多鞋厂停留在款式模仿阶段,没有自己的设计师。我们厂的皮鞋设计师几乎都是从温州请来的。但我相信以重庆发展的势头,会大大缩短追赶的时间。

  本刊记者: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胡枭奖:不断充实自己。因为做设计必须有种进取的态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设计师如果止步不前,很快就会被淘汰。

  见习记者 陈静 (记者联系:13637810782)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