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镇原党委书记蔡玉昊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11:11 新华网 |
新华网合肥9月25日电(记者葛如江)暴雨!大暴雨!2005年8月1日深夜,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这一夜,符离镇党委书记蔡玉昊彻夜未眠。 凌晨5时,雨越下越大。他推开家门,转眼间消失在滂沱大雨中。他和镇里其他领导作 了分工,就来到水库查看险情、组织转移群众。上午8时许,疲惫之极的蔡玉昊再次赶到电厂工地查看水情、组织抢险时,不幸被凶猛的洪水吞噬,光荣牺牲,年仅39岁。在宿州市埇桥区委、区政府为蔡玉昊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四面八方赶来的上万名群众眼含热泪为他送行。 为了让村民富裕起来,他走村入户,访贫问苦 他在符离镇不到6年,农民收入增加了500元。 符离镇位于淮北平原上凸起的一块半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蔡玉昊自2000年3月调到符离镇任职以来,扎根基层,夜以继日地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了解民情。 2000年3月的一天,刚到任不久的蔡书记来到李楼村参加村两委会。会上,蔡玉昊动情地对大家说:“落后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班子,一支好队伍;要把班子建设好,团结好。” “虽说李楼村是个贫困的山区村,但有山有水,资源丰富。”他鼓励村干部说,“以发展养殖业为龙头,以种植干杂果为基础,这是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思路。” 隔了一年多,村干部仍不敢迈出第一步。2001年10月,蔡玉昊带领镇农技、畜牧、信用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李楼考察、论证后认为,李楼具有发展规模养鸡的极好条件。村民们还是担心,一无技术,二无资金,搞砸了怎么办?蔡玉昊马上安排畜牧站的技术人员来到村里讲课、办培训班,帮助村民先过技术关。信用社嫌李楼村穷不愿办贷款,蔡玉昊多方协调,几乎踏破了信用社的门槛。信用社领导带着业务员到村里现场为10户养鸡户发放了3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蔡玉昊还要求党员带头示范,他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村支书祝业礼带头养了两棚3000只小鸡,45天后出栏赚了2800元。村民们一看大棚养鸡投资少、见效快,就都争着要上养鸡项目。现在全村的养鸡大棚已经发展到将近30个。在他任职不到6年时间里,符离镇发生了巨变。全镇村民收入从过去的1900元增加到2400元。村级经济也壮大了,村干部干工作更有劲头了。 一千多亩征地,一个月完成,没有一个群众上访 当地人说,蔡书记化解矛盾,办事公道,真心爱民去年,投资150亿元的国家重点项目--华电安徽宿州发电公司落户在符离镇王楼村。王楼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农民生活并不富裕。而电厂征用的却是贫瘠中的“沃土”,村民难以割舍。征地遇到了很大的难度。临近年底,眼看就要过年了,丈量土地工作依然没有进展。有人建议,动用警力,强行丈量。蔡玉昊断然拒绝,他对镇村干部说:“这时候,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要抓紧这难得的时机做工作。” 2004年腊月二十七。雪花飞舞。村庄里到处弥漫着鱼肉的芳香,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准备新年的到来。蔡玉昊和镇干部敲开了王楼村委会主任宋在洪的家门,顾不上寒暄,他们就进村入户,劝导群众。每到一户,他总不厌其烦地说,建电厂需要大量的石子、土方,建设高峰有七八千人要吃饭,要服务,这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他告诉村民,电厂建成投产后,镇政府会与电厂协商,请他们千方百计解决一些青壮劳力的就业问题,以解决村民失地后的后顾之忧;他还教育农民,出让土地换来的钱不要乱花,可以买辆农用车给电厂干活,也可开小商店,给电厂的工人服务。 口讲干了,就喝口开水;饿了,就啃块干馍。语重心长的开导,逐步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同时,蔡玉昊和电厂领导协商,将征地各种补偿款从每亩13900元提高到16500元。他要求村干部,哪家征多少地,补多少钱,都要一一上榜公布,透明公开,村里不允许截留一分钱补偿款,全部发到村民手中。 2005年大年初一。蔡玉昊和镇干部早早来到王楼村给村民拜年。当他做通了最后几户村民的工作后,接着又召集村干部开会,制定征地补偿款发放方案,保证及时足额地发到被征地群众手中。会议一直开到下午1点多,他才想起来当天是大年初一,不能陪妻儿吃顿团圆饭了。 一个月零三天,1270亩征地任务全部完成,补偿款分文不差地发到农民手中,被征地的数百户农民没有一个有新的意见,更没有一个群众上访。华电宿州发电公司总经理王存洲十分感慨地说:“蔡玉昊化解矛盾,处事公道,真心爱民。” 为官之路,洒满了亲民爱民的阳光雨露 蔡玉昊常说,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以权谋私的权力。 今年6月份,镇里的招商引资企业润发面业招工时,不少人找到蔡玉昊等镇干部,要求给厂里打招呼,但蔡玉昊没有写过一张条子,并支持企业实行公开招考。蔡玉昊的二妹蔡玉雪和丈夫双双下岗,多次找他想安排个工作,蔡玉昊从不松口,总说你要自谋职业,如果实在困难,兄弟姊妹一起帮你渡过难关。哥哥的“官腔”让妹妹很生气,经常在蔡玉昊的妻子面前埋怨。最后还是嫂子拿了6000元为其租了一间小门面做熟食生意,生活过得仍很艰辛。符离镇北部山区山高路远,历史上就没有路,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一些生活日用品即使到了那里,价格也要翻番,群众根本消费不起。蔡玉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三番五次跑省、跑市、跑区,交通部门的同志被他的真情和辛苦感动,对符离镇北部山区作出特殊安排,终于修通了长达15公里的符尖路。 四山村上陈庄地处严重缺水地带,600多村民的饮水全靠一口久远的老井,每天村里人都要排长队打水。蔡玉昊得知后,积极争取国家人畜饮水项目资金,先后10多次来到上陈庄选井址、取水样,最终帮村子成功打了一眼深井,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就在蔡玉昊以身殉职的一个月前,上陈庄的群众又用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陈庄村78岁的孤寡老人苗桂英是个苦命的人,丈夫早亡,儿子离开了人世,媳妇也改嫁了,只剩下上小学的孙女陪在身边,无依无靠。蔡玉昊得知情况后,马上与当地小学联系,全部免去了小孙女的学费,还多次主动上门慰问,每次都自己掏腰包来帮苗大娘解决实际问题。蔡玉昊去了,但他的精神在延续,正像他说的: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