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部:西藏农牧民新建住房中五分之一是楼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21: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韩乔)从烧牛粪的低矮土屋到使用电暖气的小楼,西藏农牧民这40年来住所越来越宽敞。建设部官员徐宗威说,现在西藏农牧民建新房时五分之一的家庭盖起楼房。

  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刚刚结束三年援藏工作回到北京不久。他告诉记者,现在西藏农牧民盖新房时大约20%的家庭会选择两层小楼,西藏人均居住面积已经从和平解
放前的3平方米提高到20平方米,人口平均寿命从旧西藏的35岁提高到67岁。

  走在西藏的村落里,二层小楼随处可见。楼下堆杂物,楼上住人。卧室、仓房、畜舍分设,窗子宽大明亮。许多家里还有专门的佛堂。屋内多以色彩艳丽的柜子、毯子做装饰,屋外种满各色鲜花。

  “在西藏盖房子往往是就地取材,比较便宜。村里人互相帮忙,工钱也不多。”徐宗威介绍说:“新建住房的投入约占家庭积蓄的一半,不像在北京一些大城市,孩子买套房子往往花掉父母大部分积蓄。”

  在拉萨市郊的墨竹工卡县有八千多户农牧民,近四万人。自90年代以来,八成以上的农牧民建了新房,平均每户125平方米。

  生活条件改善后西藏人有了盖楼房的愿望,盖房子也盖出了西藏的亿万富翁。

  西藏日喀则仁布县的村民群培次仁,凭借父辈传下的木匠手艺白手起家,在20多年间创造出亿万财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的众多奇迹之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西藏实行了免征农牧业税等一系列促使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西藏的农村中随之出现建造房屋的热潮。群培次仁捕捉到这个商机,组织村里的28名乡亲,成立了建筑公司,承包土木结构的藏式传统建筑。

  从三辆手推车和一些简单的工具起家,经历了人背畜拖的创业日子,群培次仁的公司越来越兴旺,现有员工近500人,资产超过一个亿。“勤劳、认真和日益扩大的建筑业市场帮助我走向富裕,”他说。

  徐宗威说,近些年,农牧民住房建设中又有了新变化,从单纯扩大面积转向改善住房设施条件。在政府的投资和支持下,与住房相关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自来水、石子路面、广播电视信号延伸到越来越多的农家。一座座新建的具有浓郁西藏传统建筑风格的农居和村庄散落在雪域高原之上。

  他说,居住、医疗条件改善也延长了西藏人的寿命,现在许多家庭一家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