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会不安全 哪来安全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1:46 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在山西,随着社会上针对煤老板的犯罪,尤其是侵害到煤老板的人身安全的犯罪屡屡发生,煤老板们想出各种办法保卫自己的安全,防盗系统、私人保镖、人身保险等成为他们的选择。

  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观察,这种状况实际是社会安全感降低的体现,因此需要从全社会的视野进行反思。

  在社会转型加剧时期,穷人等弱势群体的风险显然更大。农民工会面临讨不到工钱的风险;矿工会面临矿难频发的危险;下岗职工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风险;低收入者要面临因病致贫甚至无钱医治等死的风险。不需要举例就可以知道,这些已经成为近在身边的现实。那些失去土地、失去工作,生活过不下去的人已经处在社会底层,即使受到微弱的伤害,也有可能被抛出社会结构之外。

  在这样的背景下,富人们感叹社会秩序混乱,人身安全缺乏保障,道出了实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问题的成因。以现在的煤炭开采为例,一些一夜暴富的煤老板,正是靠“带血的煤”发了财。对煤矿工人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坑蒙拐骗、巧取豪夺是一些煤老板进行原始积累的手段,这些手段侵害了他人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反过来,他们自己也在开始为此付出代价,这从侧面说明: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保护穷人的基本权益,同样也很难保护富人。

  富人们如果极力想提高自身安全感,把自己的住所武装成一个堡垒也是无济于事的。假如社会充满贫穷和不公,富人也不可能永远躲在安全的孤岛上。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说过: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这样的忠告,值得富人们深思。在一个不安全的社会中,谁会有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感呢?

  因此,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富人们如何获得安全感,构建一个安全、和谐、公正的社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这首先是政府和富人的责任。 湖南省长沙市莫林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