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7.5万人争赶免费人才大集 近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1:50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杨佳薇)9月24日,省会首次全开放、纯公益、大规模的“2005年秋季人才大集”在省会文化广场及东大街北段圆满结束。据石家庄市人事局统计,截至当日16时,共有500多家用人单位现场招聘,同时有7.5万人进场求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9839人,当场签约991人。

  由于此次招聘会是纯开放的,没有场地的限制,因此,进场的人数虽然有数万人,

但场面并不觉得拥挤。当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赶到省博物馆广场的招聘现场时,各个招聘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求职人潮,其中大部分求职者为学生,也有的是由父母或朋友代替投递简历。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免费人才大集,现场求职者都表示这无疑是一个投送简历、多找出路的好机会。

  与求职者一样,用人单位也对这种新型的招聘方式充满了期待,上午11时左右,某集团公司下属的一所学校只需要10余人,却收到简历50多份。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种免费的人才大集给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更好地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在这里企业可能会遇到更多类型的重金难买的人才。

  在招聘会当天,石家庄市人事局的人才中心、综合规划处、录调处、毕业生就业指导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中心等部门也都在现场开辟了办公席,一方面为达成协议的人员直接办理就业和流动手续,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人才流动培训、公务员招录调用等政策的咨询。据市人事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运作的一步步成熟,这样的秋季人才大集很可能会经常举行。

  2005年秋季人才大集近7成岗位仅要求大专学历

  本报记者 杨佳薇

  9月24日,省会首次全开放、纯公益的"2005年秋季人才大集"在省博物馆广场及东大街北段举行。没有了门票和场地的限制,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表现得更加热情,当天到场的7.5万名求职者将空旷的省博物馆广场"塞"得满满当当,同时参会的用人单位也应有尽有。据统计,截至24日16时,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的求职者有9839人,当场签约的有991人。

  动态扫描

  全开放招聘会受"青睐"

  没有栅栏、少了门票,"省会秋季人才大集"让求职者多了一份从容。家住省博物馆附近的小李一大早就来到了招聘现场,这时很多用人单位的摊位才刚刚摆出来,小李简单地浏览了一下到场的单位就回家了。10时左右,招聘现场沸腾起来,小李也开始投入到求职大军中。小李告诉记者,招聘会开始之初是单位最多的时候,也是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考虑到上午求职者太多,小李与用人单位进行了简单地交流后就走了。"等到下午人少了,我会再来,如果这几个单位还在,我就和他们再进一步聊聊。免费招聘会,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

  很多用人单位也表示,目前,这种大规模、全开放、纯公益的人才招聘会还比较罕见,这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最广阔的储备人才的机会。

  毕业生仍是求职主流

  记者在招聘会上发现,到场的求职者仍以应、往届毕业生为主。河北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李小姐说,单位想招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但来应聘的几乎全是缺乏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应届毕业生,公司不仅得进行一系列的面视,而且还要进行岗前培训,这样肯定不如招有经验的求职者方便。"

  据统计,截至24日16时,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的9839名求职者中,刚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本科1668名,硕士108名,高职194名;在当场签约的991名求职者中,本科有244人,硕士15人,高职8人。

  高学历未必受欢迎

  翻开主办方发放的人才需求底数信息,记者发现,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普遍降低,甚至对学历都没有明确的要求。

  河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小王说,由于学历不高,他在今年年初的几场人才交流会上都感觉信心不足。这场招聘会上,他终于找回了一些自信,有好几家单位都表示他的条件不错,有希望参加面试。

  人事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这场秋季人才洽谈会上,用人单位已把工作经验作为另外一个考量,高学历就不一定占据优势了,甚至70%左右的岗位要求的学历都是大专,甚至一些营销、化工等专业,只要中专以下学历。

  分镜头

  求贤者说

  为企业储备人才

  在今年的"人才大集"上,记者注意到很多企业也有了明显的人才储备意识。河北义友化工的经理助理燕娜告诉记者,虽然这次招聘主要是针对化工技术及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但如果遇到比较合适的人才,即使公司暂时还不需要,也会储备起来。

  省会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人员也表示,由于现在高校开设广告专业的并不多,因此只要有创意和潜力,并有一定绘画功底的求职者,公司都会作为储备人才进行培训。"广告最需要的是个性和创意,这可以说惟一的门槛。"

  求职者语

  为自己积累经验

  求职大军中也不乏"未雨绸缪"者。刚上大三的小张就在招聘现场逗留了整整一天,为自己积累应聘经验。"大学三年,我经常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用人单位对我的这些经历特别感兴趣。"小张说,"虽然我现在才大三,但是我已经看好了几个单位,等我毕业后就直接去那里实习,然后就业。提前做准备,相当于提前起跑,有益无害。"

  现场花絮

  现场出现"代求职者"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还发现一些特殊的"求职者"。已经50多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朋友都是来替孩子求职的,现在孩子们正在天津、北京找工作,一时赶不回来,于是"家长团"就出动了,"反正这样的招聘会大部分都是投份简历,等面试的时候他回来就行。"

  无独有偶,省会一家技术学院的老师也带着部分毕业生的材料来到了招聘现常他说,这些学生已经毕业了,平日里和自己关系不错,现在他们都在外地找工作,为了让他们每个人都不失去这次机会,他就成了"代求职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