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栗宪庭批评双年展“太盲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2:12 新京报

  称组织者不了解国际资讯,评判标准有问题;认为外围展相对较好

  本报讯(记者张弘)昨天下午,题为“江湖———你好,艺术”的“蓝云论坛”,在朝阳区草场地艺术东区的鸿澜艺术中心举行。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汪民安、黄燎原以及学者王岳川、云浩等人参加了活动。汪民安认为,“艺术家是知识分子,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栗宪庭则称,“正在举办的双年展很盲目,而外围展则很自由。”

   艺术家应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昨天论坛的学术主题为“中国艺术的世界性和身份性”,发言者就中国当代艺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汪民安在题为“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发言中提出,艺术家是知识分子,应有社会责任,这首先要求他们具有批判精神。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除了表达公共关怀以外,还应该对个人欲望和自由有所表现。”汪民安说,“我们的欲望与自由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都遭到了遏制,艺术家对此应该有所思考。”他还提出,一个人只要有追求艺术的欲望或成为艺术家的欲望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创造出艺术作品。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栗宪庭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艺术和社会思潮变得暧昧不清,画院、美院和没有公职的艺术家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中国的艺术标准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来考量,要逐渐形成自我的一个价值体系。”

   双年展策展人只重名气不重作品

  对于正在举办的北京双年展主题展时,栗宪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我没有看双年展,原因是认为它是官方全国美展的扩大。双年展组织者对国际资讯完全没有了解,这些策展人基本都是原来美协、美术学院的领导。他们的选择判断标准基本上是看谁有名气,而不是根据作品本身来判断。虽然它采用了时髦的‘双年展’名称和架构,但思路仍然是全国美展,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在回答记者“如果按照你的设想来办双年展”的问题时,栗宪庭称,“在全球化的局势当中,中国艺术所有的变化应该包含在里面,应该体现我们的应对措施和看法。而双年展基本没有什么看法,办得非常盲目。”栗宪庭还认为,相比主题展,外围展要好一些,因为都是独立的策展人做的,可以表现真实的现状,这种比较自由的方式展出了很多很好的作品,可以说是对双年展的回应和补充。“如果能把双年展各方的资源整合,把外围展的作品在里面展出是最为理想的,但这不可能,因为涉及到话语权的问题。”栗宪庭说。虽然不太可能,但是他还是希望外围展作品能像当年法国印象派一样尽快登堂入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