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嫘祖的知识产权(絮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4: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嫘祖的知识产权(絮语)(图)
  据远古传说,我们的始祖母大人嫘祖,是人工养蚕术的发明人。由于她的发明,于是有了养蚕业,于是有了丝织物,于是有了丝绸品。因此,言及丝绸文化,不可不追溯到这位伟大女性。

  嫘祖是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的正宫娘娘。在原始公社时代,生产落后,物质不丰,她发明人工养蚕,并逐渐予以推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时是原始形态的公有制,不求个人富有,只图大家都温饱,无论什么个人创造,都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

  嫘祖真是堪称伟大。她胸无点墨(那是还没有文字),只有聪慧和悟性;她无私无利,只想变野生为家养,提高生产力。如果在今天,她的发明具有专有性,应该拥有专利,享有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可惜她早生了四五千年。

  岂止于此。其后还有凿井术、炼钢术等,都因张骞通西域后,逐渐西传到西亚和印度等地,那都是无偿的技术传授。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蔡伦的造纸、毕昇的活字印刷等,发明者对人类做了奉献,却没有得到什么,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倒是人家把我们的发明接了过去,加以改造、提高和发展,促成了他们的科学和文明的进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反过来还成为欺负我们的利器。我们自己的创造不加保护,被别人拿去又反超我们。我国的传统丝绸技艺传给日本,日本于20世纪初超过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丝绸市场的霸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时代造成了那么多的不公平,我们的知识产权那时竟无法保护,任凭人家明偷、暗窃占有了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无私造成了我们的被损害,我们的观念滞后又遭到人家的算计,最终造成了我们的落后。

  知识产权的意识,17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20世纪中叶才有了世界性的公约,80年代初我们才加入了这个组织,并颁布、实行了我国第一部专利法。我们觉醒得太晚,吃了许多亏,这亏一直吃到近些年。据报载,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有2万多项没有申请专利,十多年来,已将十多万项技术机密,通过发表论文、学术研讨等方式,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而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却相反,不断地向我们追讨知识产权,从中获取了大量高额利润。

  或许我们本来就认为,把技术传授给别人,乃是显示我们的过人之处,或显示大国的一种风范,没有看到专利占有的紧迫意义。也或许因此,100年前光绪虽然签发了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但到底还是没有实行的原因之一。

  现在有的国家,不仅不断地追讨知识产权,还处处提防着我们,千方百计围追堵截,生怕先进技术落到我们手里,增强了我们的实力。从那咄咄逼人的架势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的,已经不是知识产权本身,而是凌驾于文化之上的强权政治。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是历史的一种进步。从原始公社的公有到奴隶制的私有是一种进步,今天对私人产权的保护也是进步的潮流。嫘祖的发明,虽然早已时过境迁,今天也没有了实际价值,但它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豪。

  与时俱进,我们到底进步了。有数据显示,至2004年,我国的专利申请就达35万多项。我们真的要学得更加精明些了,事关自主知识产权,务必多留点心眼儿。殷鉴亦远亦近,镜戒非梦非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26日 第八版)

  作者:郑荣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