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天向您介绍蜀绣(中国“四大”名绣)(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4: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向您介绍蜀绣(中国“四大”名绣)(组图)
  蜀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一种传统的、历史悠久的地方刺绣系列,在西汉时已有记载,那时叫作“川绣”。其产地主要集中于成都、重庆、温江、郫县等地。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

  清中期以后,蜀绣吸收苏绣和顾绣的长处,而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的绣种。它以彩丝和软缎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构图简洁,讲究针法,虚实合度,变化丰富。蜀绣花纹集中,地部空白较多,故花清地白,有古朴之风。针法以套针为主,并有斜滚针、旋针等新技法,增强绣品立体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楚,不加代笔,其花纹边缘,针脚像刀切那样平齐。除绣制欣赏品外,多绣制衣裙、被面、枕套、幔帐、鞋帽等实用品。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工艺品之一,早在西汉时已有记载,它亦叫“川绣”,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所达百余种,常见的有滚针、掺针、铺针、晕针、盖针、戳针、沙针等等,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绣制一般为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

  蜀绣盛唐时期已有记载。清初艺人们又吸取了顾绣的长处(清朝末年成都尚有几家打着顾绣铺名的作坊),以及长针刺绣而后扎针的民间绣法。蜀绣用成都地区练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绣制于本地所造绸缎上。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1000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传统针法绣技近100种,常用的有30多种,如晕针、切针、拉针、纱针等等。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绳索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也逼真传神。新中国成立以来,针法绣技又有所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大大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蜀绣遍布四川民间,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人数达四五千之多,相当于刺绣工厂在职职工的15倍。她们除刺绣被面、枕套、头巾、手巾、衬衣、桌布等几十个品种外,还积极生产外贸出口的生纺绣片、绣屏等。绣品仍保持浓厚的地方特色。蜀绣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时常得到画家的大力支持,如《薛涛制笺图》绣屏,就是画家赵蕴玉提供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的一幅佳作。它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纱、滚、藏、切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潇洒光亮、色调柔和。不仅增添了笔墨的湿润感,还具有光洁透明的质感。

  (尚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26日 第八版)
今天向您介绍蜀绣(中国“四大”名绣)(组图)
图为时装模特展示中国丝绸服饰。

  本报记者 李维娜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