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国首届“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活动引来八方关注热点问题一一解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5:0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全国首届“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活动引来八方关注热点问题一一解读(图)
  本报《教育在线》刊发全国首届“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活动大幕开启的消息后,本报设立的5部电话持续高温,全省各地的教育、培训及留学等相关机构纷纷来电询问本次活动的详细情况。带着众人的种种疑惑,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组委会的有关负责人。

  公办学校可参与综合奖项角逐

  “许多公办学校也想参加此次活动,请问他们能否参加?都能参加哪些奖项的评比?”

  针对这个问题,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教育品牌评鉴活动主要面向教育、培训、留学、移民等机构展开,公办学校当然也在参评行列。据介绍,公办学校可以参加影响“中国中部的教育品牌”综合奖项的角逐。比如,中小学校可以参加“影响中国中部的十大中小学品牌”奖项的竞争,大中专院校可以参加“影响中国中部的十大高校品牌”的角逐,职业教育类院校可以参加“影响中国中部的十大职业教育品牌”的评选。

  职业教育参照民办教育类别参评

  “在本报公布的奖项设置分类中没有单列职业教育这一类别,许多职业教育机构后来纷纷要求参评。”

  对此,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职业教育的奖项设置与民办教育类是一样的,即分品牌教育最佳学习环境奖、品牌教育最佳管理奖、品牌教育最佳就业奖、品牌教育最强师资奖、品牌教育改变人生奖和品牌教育行业突出贡献奖。参评的职业教育机构可申报以上奖项的任意三个,同时可申报影响中国中部的教育品牌奖的综合奖项。

  参评机构”优势”阐述网站全文播放

  作为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评选活动,为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评选原则,经组委会同意,凡参加此次活动初评的单位,其1000字的“优势阐述”将全文在本报、南方网、网易、河南报业网及其他合作媒体上进行刊登。同时,根据规定,将通过读者网上投票、发送短信、评委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选,评出货真价实的“教育品牌机构”。

  此外,为防止参评单位在上报材料时“注水”,我们还将派人对参评机构进行考察监督,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参评资格。

  奖项评选基本准则是”宁缺毋滥”

  “是不是只要参加评选就能得到最佳称号?不参加评选能得奖吗?近来有许多读者及相关教育机构来电来函咨询这一敏感问题。”

  对此,组委会有关人士明确表示:此次评选的基本准则是“宁缺毋滥”,参评单位不仅要接受评委评选,还要接受读者和网友的广泛评选,是一次综合性的评选。如果参评机构在读者中的社会影响不好,那么这些奖项宁可空着,也决不轻易“给人”。同时,此次评选只针对申报机构进行,没有申报的机构无法接受社会公众的评判与监督,因此将没有获得奖项的资格。

  另据介绍,为保证活动公平、公正、公开、有序地进行,评鉴将采用组合分数制,组委会根据各教育机构提供的资料,按照硬件、软件、教学方式等细分项目给予评分,此项分数构成评选的第一分数;评鉴将接受读者的投票,读者投票构成评选的第二分数;南方网、网易接受网民的投票,投票构成评选的第三分数。评鉴将参照评委会40%、读者30%、网民30%的比例计算出参评教育机构的综合指数,进而排出最后名次。

  需要说明的是,凡参加奖项角逐的培训、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留学、移民等相关教育机构,均可参加各自类别单项奖项中三个奖项的竞争。同时也可参加影响中国中部的教育品牌奖中“影响中国中部的十大培训品牌”等综合奖项的角逐。

  媒体评选彰显社会公信力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社会上大多评选活动都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真正让广大群众参与的评选活动少之又少。虽权威,但缺乏群众信任度。与以往的评选不同,由全国11家媒体联合举行的此次评选活动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品牌评选按部就班的形成之路,以狂飙突进的气势和风骨推进教育品牌在第一时间成为主流。其实,由媒体参与的评选已有许多成功案例,例如美国《商业周刊》每年7月份发布的“全球一千大公司”排名,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五百强”企业,《福布斯》杂志每年推出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及中国慈善榜都得到了全球认同,成为业界最具权威的声音。可以想像,假以时日,这种主流意识和品质的积淀将会形成教育市场的至美格局:弱者出局、强者为王。

  有关教育专家表示:媒体联动的评选活动将为众多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更充分的生源支持和口碑传递,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将培养出一大批忠诚的终身教育的践行者;而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将更加丰沛。可以预见,这种良性互动将营造出重视学习、享受培训、追求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省有关社会学家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肯定。该人士认为,这次活动不同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评选活动,也不是由专家进行的行业评比,而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有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性,是提升教育品牌,在教育机构中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品牌价值的一次颇具积极意义的活动。

  记者司爱武

  责任编辑:李胜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