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见证历史的辉煌——记殷墟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6:27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举世闻名的殷墟遗址自20世纪初开始发掘以来,出土了数以百万件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等,被散存于世界各地的各大博物馆及民间收藏者手中。目前仍有大批文物在源源不断地被发掘出土。在安阳建一座博物馆,把殷墟出土的“宝贝”都留在安阳,是近20年来安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夙愿。9月25日,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由于从北京国家博物馆借回来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安放在这座馆中,因而,这个仅用半

年时间建起来的地下建筑,对许多当地百姓来说,都颇具神秘和传奇色彩。开馆仪式结束后,记者采访到许多相关故事。

  选址:一波三折慎而又慎

  殷墟博物馆自去年初决定兴建后,就馆址应定在哪里,邀请国内顶级考古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仅在安阳实地考察论证就有3次。专家意见不一,争议焦点集中在“在殷墟保护区内建馆,势必会对保护区内的原有风貌造成破坏”。

  经过3次修改方案,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决定把博物馆址选在殷墟保护区的东侧,洹河岸边。因为这里属河道黄沙区,历史上经过多次河水冲刷,经勘探没有任何文物遗址。同时,在建筑风格上,采取了地下宫式方案,建筑顶部只高出地表1米,并以绿色植被覆盖,与殷墟保护区原有风貌浑然一体。

  该馆于今年3月16日动工,9月17日落成,9月24日24点布展完毕。一位工程负责人说,这种快速度和高质量在国内博物馆史上堪称奇迹。

  特点:匠心独具堪称“三绝”

  据专业人士介绍,殷墟博物馆有“三绝”:地沉式建筑风格属第一绝;同时展出一个朝代的文物,且非常专业,历史最悠久,属第二绝;其中所展示的甲骨文乃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一种延续下来,至今还在使用的文字,为第三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殷墟代表了中国上古文明的最高水平。殷墟博物馆中展出的500多件文物,每件都是国宝级精品。这个博物馆直接折射出了商周时期的历史,是一个朝代的缩影。展品除了司母戊鼎和妇好墓出土的三联飌是从国家博物馆借展之外,其他的展品均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对记者说:“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任何一件藏品,都价值连城,一片甲骨就足以再建一个博物馆。”他一再强调,“馆中的青铜器厅和甲骨文厅,不论是展品的品相,还是设计布局和格调,在全世界博物馆中都是最好的。”

  展厅内的色彩一改以往中国传统博物馆古朴、凝重的风格,以鲜艳的蓝色唱主调,暗红色块作点缀。布局上则突破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大胆使用流线型的展线,整个展厅色调新颖,布局合理,5个部分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

  管理:全新模式共建多赢

  过去博物馆迟迟得不到批准,不能投资建设,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上地方与专业研究部门无法协调,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一直未能解决。大量文物出土后,除了被专家用来研究之外,就被搁置在库房睡大觉。

  这次安阳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从更好地保护和发挥文物价值出发,双方一拍即合。经过多次协商,在具体运作上,终于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双赢办法。即由安阳市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按照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的建设方案建设,博物馆建成后,无偿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单独管理,展品均由考古所负责提供。门票收入如有利润,考古所与安阳市政府四六分成。博物馆所需的水、电,以及绿化等外部环境均由殷墟博物馆负责。

  据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殷墟发掘出土的数万件文物均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仓库里。这次首批选出500余件精品进馆展出,将来每隔二至三年更新一次,分批分期将所藏文物进行展示。②9

  本报记者李根林李虎成 本报通讯员程凌香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