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忍乡亲再受穷 “傻老总”回乡当农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6:57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郑志方
不忍乡亲再受穷“傻老总”回乡当农民(组图)
他要把这片黄土变成花果山

不忍乡亲再受穷“傻老总”回乡当农民(组图)
夫妻俩常常潜心研究种植课题

  1994年,他以610分的高分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大),因为痴爱农业,转学华农大;毕业后他技术过硬,升任一家出口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成员,还是因为痴爱农业,他回到家乡“务农”。他就是“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帮山村农民致富的好党员师智敏。

  咬住“农”字不放,只为一片乡情

  转学农业轰动全国

  9月21日,湖北省5家省级媒体的十多名记者赶赴咸宁市,将目光和镜头一起聚焦师智敏,挖掘他的人生内涵:农村天地广阔,志者大有作为。

  记者一行来到咸安区横沟桥镇孙祠村,只见四周丘陵起伏,师智敏400亩的有机果园就在南边的两个小山上。一眼望去,看到的却是一片矮小桃树苗和干燥的黄土,“这样的果园能丰收吗?”当记者们正纳闷时,师智敏揭开了他的种植秘密:“实际上,树根下肥得很,我可以3年不管它!这400亩果树下面的自然肥料,相当于100万元的人工肥!”

  师智敏将记者带到一个山头,他专门留了一个剖面实物,指着桃树下黑色的泥土,给记者讲起了自己开山植园的独特方法。

  师智敏出生在咸宁市咸安区农村,今年30岁。1998年大学毕业后,曾回到老家农村“务农”。2002年,他再次回到家乡,从此在这里扎根。一个大学生,放着技术员、副总经理工作不做,却回乡开荒山,师智敏的家人、朋友、亲戚都非常不解,“即使在城里扫厕所,也挣钱呀!”亲戚甚至这样说他。但他,还是回到老家,依然选择了农业,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为了务农,师智敏在10年前还曾引发过一次“地震”。

  1994年,师智敏高考填写志愿时,计划全部填报农业类院校,他的第一志愿填的是北京农业大学,第二志愿是华中农业大学。他的母亲看了气愤不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你还没受够?好不容易有了跳出农门的机会,还死死抓住这个‘农’字不放!”师智敏怕父母伤心,最后玩了一个小小的花样:第一志愿填报了自己认为不可能考上的华中理工大学,其他不变。哪知道高考成绩下来后,师智敏竟考了610分,被华中理工大学录取了!

  入学后,师智敏的成绩一直不错,第一学期便拿到了学校的乙等奖学金,但他冷静下来后,发现自己的兴趣依然在农业。

  那时,转学很难。但师智敏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自己找到华中农业大学,几经周折办好了转学手续,转学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

  转学后,家人都感到震惊,又急又气,但木已成舟,亲人只得慢慢接受这一现实。他的大志就是:要让乡亲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师智敏的转学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反响,《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相继刊发了大量报道,一时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

  难分难舍,还是家乡黄土地

  辞去“副总”当农民

  这些报道成了师智敏的“红娘”。

  1995年9月11日,四川省建材学校女生杨玉凤正拿着一张报纸擦玻璃,休息时,她看到一篇文章《过瘾的师智敏》,看完后被师智敏的勇气打动,当天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但一个多月后杳无音信。

  那时,师智敏每天都要收到10多封全国各地的来信,根本没时间回信。杨玉凤不甘心,又写了第二封。几个月后,她终于等到了回音。从此,两人信来信往,历经4年。

  “我们写170多封信之后,走到一起来了!”在师智敏的家中,现已是他妻子的杨玉凤羞涩地回忆着往事。

  1998年,师智敏毕业,学校推荐他去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委工作,他谢绝了,而是外出开始了打工生涯。1998年,他进入四川明日风种苗园艺公司。当时公司每年都因为斜纹夜蛾的危害而损失惨重。为了摸清斜纹夜蛾的生活习性,他经常半夜起来观察,做好记录,并做了大量实验。不久,他就攻克了这一难关,为公司和周边农户挽回几十万元的损失。

  1999年,师智敏与妻子结婚后回到老家,开始了第一次“务农”,准备将葡萄园做大,但失败了,他俩只得再次走出农村,双双来到四川省攀枝花市出口枇杷示范基地。在那里,师智敏同几位老专家一起,跑基地、查资料,解决了很多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

  不久,他的职位由当初的技术员,一路升为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董事会成员,工资也从1000元涨到每月4000多元。

  然而,心系家乡农业的师智敏,觉得自己还是该回家乡发展。2001年底,他毅然辞职,再次回到家乡当农民。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痴,他全然不顾。

  脸膛黝黑,双手布满老茧

  “农民董事”将成大款

  回到家乡的压力也许只有师智敏能体会到。

  “一个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却要回来盘泥巴,人人都觉得不值;而且,同学不断传来好消息,有的开公司当老板了,一年能赚好几十万,有的在海尔、联想等大公司工作,每月工资有七八千元,房子、车子都有了,而我自己呢?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师智敏说。

  师智敏和妻子建了一个10亩的试验种园,从全国各地引进桃、李、梨等20多个树种150多个品种进行试种,然后合伙在桂花镇建成50亩示范园,主要是油桃和李子,将优良种子向全区推广。今年,师智敏又开发荒山400亩,已投入50多万元,将它建成了咸安最具特色的旅游观光生态果园。

  “不过其中40万元是咸安区政府帮我贷的款,我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到今年为止,他已向周边农民推广良种良法建园500多亩,分布在桂花、马桥、官埠、贺胜等多个乡镇。今年,已经有部分果农开始受益,预计达到丰产期后,总产值可达到每年200万元以上。

  “我们计划四五年间,在咸安推广良种良法建果园1万亩,使更多的农户栽上摇钱树。”

  去年7月,师智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建果园、带动农民致富的信念更加坚决,今年年初,他被评为“湖北省十佳杰出青年农民”。

  如今,身为天人园艺公司执行董事的他,双手布满老茧、脸膛黝黑,他坚信,科技兴农一定能让更多农民成为大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