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区转型的特点及其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8:57 解放日报

  当前,上海的社区建设与发展正处于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切实体现“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基层有活力”的要求,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把握社区转型的基本特征。

  社区服务全面转型

  居民需求的急剧增加与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居民对社区服务有了更高的期待。

加快社区服务的功能性转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社区服务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顺应现实情况的变化,社区服务要从传统救助服务的观念中跳出来,树立“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利民便民服务,不断探索综合型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

  第二,社区服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行政类事务,要依托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一门式”服务;各类生活需求,要通过完善“社区生活求助联动中心”这一平台,整合服务资源,打造流程合理、快捷方便的服务链。

  第三,社区服务由福利型向产业型转变。面对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单靠发展福利性服务和政府包办,显然是不行的。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社区治理结构加速转型

  居民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对社区整合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加快建设新型社区治理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党和政府作为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应当在凝聚社会、整合利益、综合协调、执法协同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机制,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在社区党政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要把培育社会功能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通过推动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切实做到“社区建设实体化”,使其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要通过建立民间组织管理和服务中心,提高社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柔性管理”;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释放部分公共资源,用以激活和提高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对于那些行政化色彩较浓的社区组织,要赋予它们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应的管理权限,打造更具活力的组织实体。

  社区基层民主呈现转型态势

  现阶段社区发展总体上属于外推型而非内源型模式,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政力量起着主要作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健全居委会机制,充分发挥居委会联系政府和居民的桥梁作用。

  第一,规范职能。强化居委会的议事协商能力,让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强化居委会的协调职能,通过制度化安排来处理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加强民事纠纷的调节能力;强化居委会的稳定功能,形成防止矛盾激化的预警和处置机制;强化居委会的管理监督能力,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第二,健全网络。重点要健全三大网络:一是健全楼组网络,要继续抓好楼组长队伍,完善楼组评比等工作,吸引居民参与邻里活动,在楼组内培育和睦的邻里关系。二是健全团队网络,街道和居委会要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文化团队,引导它们从私人化活动空间走向社区公共领域。三是健全社区志愿者网络,创新管理体制,引入注册登记、评估认证、项目管理等制度。

  第三,完善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社区参与的激励机制。结合社区实际,设计一系列有特色的评选活动,以点带面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花大力气探索社区意识的培养机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集体活动,促进居民的团结互助精神和社区归属感。在条件较好的社区,要引导居民构建共同愿景,比如创建社区徽标、提炼主题口号等。(作者系闸北区大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博士)

  戴晶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