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学抢生源“盯上”四龄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9:5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雷燕)九月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很多民办小学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生源大战,甚至连幼儿园三四岁的幼童也成为其抢夺的生源目标,背上书包进入了学前班。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广州市教育局在几年前即已明文禁止小学开办学前班,但这种情况目前在一些民办小学仍十分普遍,并且4岁左右的幼童在学前班中占了不小比例。

  记者调查

  4岁儿童上学前班并不少见

  日前,多名幼儿园园长向本报反映,不少民办小学为了抢占生源,将一些三四岁的小孩招进了学前班。“他们给家长打电话,说把孩子送到他们的学前班可以先免费体验一个月,这样把我们好多本来应该继续念幼儿园的学生都招进了学前班。”天河区某幼儿园的李园长气愤地对记者说。另一幼儿园的张园长则说,这种情况两三年前就已经出现,而且目前似乎越来越普遍。她认为民办学校这样拉生源,让三四岁的小孩子去读学前班,既损害了幼儿园的利益,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天河区的东×小学,只见学校门口贴有“招收学前班和各年级插班生”的红色宣传标语。学校的招生人员表示,4岁的小孩入读学前班完全没问题,并热情地介绍学前班的收费情况。该校一名郑姓老师告诉记者:“只要小孩基本上可以自理,就完全没问题。学前班的课程差不多是一边玩一边学的。我们学前班里很多都是4岁多的孩子。”

  但《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6岁的儿童才能进入小学1年级学习。三四岁的孩子在读完一年学前班后,又如何能升入一年级呢?郑老师表示,只要孩子能跟上学习进度就可以。因为只有中学才需要排学位,而小学则不需要,所以一般在民办学校,读完学前班即便没有达到学龄也可以上一年级。

  记者又来到另一所民办学校满××中英文学校,该学校的一名老师也告诉记者,学校开办有学前班并分有学小班和学大班,并表示现在还可以接收学生,4岁多也没有问题。

  家长看法

  学前班收费比幼儿园低

  在东×小学门口,一名正在接孩子回家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去年3岁半就进了这所学校的学前班,由于年龄太小,所以今年又让他再念一年的学前班。“我们工作太忙没时间管他,让他在学校有个地方管吧。”

  另外,学前班较幼儿园收费低是很多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孩子早早送进学前班的原因之一。一名4岁小孩的家长如是说:“学前班不要求孩子在学校就餐,一学期只需交900元,而幼儿园要求集体就餐,一个月就要500元左右,所以还是觉得把孩子送到学前班比较划算。”

  民办学校

  竞争越来越激烈是主要原因

  对于目前很多4岁多幼童被招进学前班的情况,从事民办教育的孙女士承认,很大程度上是民办学校因为竞争激烈抢占生源而导致的。她称,民办小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一两年可能会淘汰一些学校。

  此外,民办学校招生相对自主,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孙女士说,教育部门对民办小学通常只有学校整体规模的规定,而对每年新生的招生人数则没有具体限制,小学也不用像中学一样排学位,所以导致部分民办学校违反相关规定,让不到学龄的儿童也可以进入小学。

  教育部门

  早有明文规定停办学前班

  “擅自改变办学层次是违法的,招收4岁幼童进入学前班,显然是违反了有关规定。”白云区教育局小幼教科陈科长表示。越秀区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也称,早就取消了学前班,也不允许民办小学办学前班。天河区教育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天河区并不允许设学前班,的确以前检查也发现过类似情况,并进行了处理。他们表示会就这一情况进行调查,并给予严肃整顿。

  观点对对碰

  学前班教育不利孩子成长

  白云区小幼教科陈科长认为,让本该接受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三四岁幼童开始进入学前班,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一方面,部分家长的确存在误区,认为让自己的孩子早点开始学习识字、算术会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其实强迫让本应该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过早开始学习或许适得其反。学前班教育既不利于幼儿成长也不利于小学教育。

  能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总有一些小孩智力超常,当然也需要特殊对待。”从事民办教育的孙女士称,现在很多小孩很聪明,所以让他们4岁读学前班也未尝不可,“不是有些家长觉得学校教的东西太少把孩子带回家自己去教的吗?”孙女士认为,社会越来越发展,不一定都要按部就班地行事,所以也不能盲目认为4岁的孩子读学前班就一定不可以。(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