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类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5:23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 王雷 图/本报记者 宋金峪

  在这里,流浪儿如同重返“校园”书声琅琅;这里,两年救助入粤流浪儿童395名

  “广东东莞樟木头,有一间特殊“学校”,它是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类学校”。这里的学生,小的只有六七岁、大的十几岁———他们是一群流浪儿。这些孩子当

中,有的即使今天来了,可能明天因为找到了家人就离开。可是,这里的每一天,都能听到琅琅书声……”

  1、254人通过“中心”归家

  9月22日上午9点,几天前才和爷爷回到江西老家的黄建明(化名),又和爷爷出现在“校园”里,这次,他们带着一面大红锦旗和两袋糖果。拉住老师的手,黄建明有点哽咽:“我对不起您,这两年您教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却一直欺骗你们……我回去会好好读书。”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成立两年来,先后救助和安置了全国各地流入广东的流浪儿童395名。其中,有254人通过亲人认领或中心护送,回归了家庭。但目前仍有121名流浪儿滞留在此,一些孩子甚至会在这里度过他(她)的青春期。

  2、跳“天仙配”的流浪女孩

  陈佳(化名)便是一个长期滞留的女孩,她今年15岁。9月22日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穿着大红缎面演出服的陈佳很漂亮,她给记者跳了一段“天仙配”。女孩子一脸的优雅和自信,可她只有在跳舞唱歌时才发着光闪着亮。音乐一结束,陈佳就沉默了,不太讲话甚至有点怯怯的。陈佳的父亲据说是揭西人,不务正业,年轻的时候出门“走江湖”认识了陈佳的母亲,在江西生下她。小陈佳生下没多久,母亲走了,不久父亲把她送到江西赣州,寄养在一个男性朋友家里,陈佳的厄运便从这里开始。小学三年级,收留她的“叔叔”在一个晚上侮辱了她。之后几年,陈佳生活在这种恐怖中。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逃出去向公安局报了案。父亲的朋友被判了刑,陈佳因为找不到父母无家可归,最终来到了救助中心,这里成了她的家。“中心”刘保记主任对记者说,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来自江西、河南、四川、湖南等誉为10个省。有些孩子找到家了就送回去,但有些从小被遗弃,根本就不知道家在何方。

  3、全国唯一“流浪儿童学校”

  走进一间正上英语课的教室,一个孩子在一群孩子中显得很特别。他没穿统一的“校服”,而且脸上、胳膊上遍是伤痕和痂,他说这是蚊子咬后抓破的。刘主任说,这男孩才刚来。许多流浪儿刚来时和他一样,脏脏的,没有卫生习惯,甚至有许多恶习,就算是送回去的,“重返”现象也很严重。南昌男孩王伟(化名)送进来前曾经流浪、送返了3次。“他们总有一天要长大,要回归社会。类学校教育,就是给他们补文化、教做人”。“类学校”?这个名词记者还是第一次听说。刘保记主任这样解释:“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专门收留流浪儿童的‘学校’,它有类似学校的教育,但它又不是真正的学校。”在孩子们的课桌上,记者看到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等课本,都是国家统一的教材,而他们的课程表上有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文体娱乐这些正规学校里设置的课程,此外还有心理矫正教育。但它和正规学校教育又不一样,因为这是一群不固定的“学生”。在记者采访时,刘主任接到从河南漯河打来的电话,是这里一个流浪女孩的父亲,他说五天后来接孩子;随后,刘主任的电话又响了,不知哪的救助站又打算送来两个流浪儿。“与正规学校不同的还有他们没学籍,也不能参加正规的统考。分班也只能根据大致程度粗略分成大、中、小班。学习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课程。”刘主任说。

  4、“类学校”里的教学

  这些流浪儿60%没有上过学,有的十几岁的孩子可能只读过两三年书。文化补习的内容基本是基础知识和常识为主。流浪儿们靠卖花、捡垃圾、乞讨,甚至小偷小摸生存。他们有的孤僻,有的满口脏话,动不动就打架,而且很多流浪儿对自己的情况不说真话。“一个江西男孩一直说他叫‘黄建明’、8岁,直到一年多后,他才说出实情,其实他有家,而他的名字叫徐××。”江苏女孩小威(化名)剃着光头,一口咬定自己是男孩,直到有一天夜里一个人跑去冲凉被工作人员发现,才得知是“她”……“‘类学校’最首要的任务是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学校”负责人这样说。采访中,不少流浪儿对记者说,他们最喜欢上的课就是文体课和思想品德课。如今,他们粗口不讲了。课间记者从他们身边走过,一声声“姐姐好”,叫得记者心里美滋滋的。而三次流浪的王伟这次回家后写信来说:“我要慢慢长大,我知道没有文化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一些流浪儿甚至在这里展露了他们的“才华”,在教室贴着学生习作范文的墙上,一个叫张云(化名)的流浪儿童的文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端起水杯,寻找灵感。就像是在夜空中寻找一颗划破死寂的流星。有时候,我是个能被流星砸中的幸运儿,有时我只能坐在窗前数星星……”

  5、“类学校”和“类家庭”

  “类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流浪儿童,却存在很多困难。“教育并不是我们的任务,没有专项资金。所以教学硬件软件很有限。目前6个老师中,只有一个是师范大学毕业的专业老师,水平太参差不齐,分层教学也有一定困难。”相关负责人说。同是救助流浪儿,郑州采取“类家庭”教育模式。“类家庭”教育是由政府聘请“父母”带四五个流浪儿童一起生活,政府租下四房两厅给他们居住。受聘父母负责做饭、洗衣等生活照顾,接送他们上学放学,周末一起上公园。“中心”刘主任认为,“类家庭”受聘父母一年一签约,如果经常换的话,对流浪儿心理成长很不好。而跟“类家庭”建立较深感情的流浪儿甚至可能不愿回自己家,增加政府负担。另外,临时聘用性质的父母也可能会“不够负责”,只管生活,而不理流浪儿童思想、行为上的问题。“所以,我们想把‘类学校’继续搞下去,不管有多么困难”。图:不少流浪儿童属于智障,生活不能自理,有些总是一个人独居在墙角一隅。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