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此“拆围墙”又成公仆作秀的幌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9:50 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9月26日(王炤坤)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推进“阳光政务”的过程中,不少党政机关主动拆掉高筑了几十年的围墙,实行“党政大院园林化”,允许游人自由观光,彰显人民政府便民、亲民、公开接受监督的形象。但事实上一些地方的政风和干部作风并未因此明显改变。群众呼吁,最重要的是要拆掉公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无形壁垒。

  “围墙拆了,岗哨撤了,人民来了,公仆跑了!” 这是记者最近在晋北某县采访时

听来的顺口溜,人民群众以此批评那些宗旨意识不强、在群众路线上作秀的“公仆”。记者在这个县看到,投资近1亿元修建的县级党政大楼,在碧绿的草坪和喷泉映衬下颇为壮观。来办公事的人们径直走到政府一层大厅,但传达室要求来人先和要见的领导干部联系。一位因房屋拆迁想找主管领导反映情况的居民,已经在传达室滞留半个小时,急得后面排队等待联系的人直跺脚。“打了县政府办电话,人家让找城建局,打通城建局办公室,人家让找局长,局长办公室电话没人接,手机对外保密,我托朋友四处打听到一个号码,一拨是空号。事后才知道,局长大人一年至少换三个手机号码。只有人家小圈子里的人知道最新的号码。”这位居民找领导的烦恼是许多人共同的烦恼。

  基层干部用来办公的手机不属于“保密”范围,为什么成了当地群众费力搜集的金贵“情报”?领导干部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是党内准则和公务员法规指定的必修课,为什么在个别干部眼里却成了屈尊降贵、“恩赐”群众的“礼遇”?一些本来是党内优良传统的做法为什么在一些地方成了树领导政绩的“新闻”?凡此种种,说到底是干部与群众没有打成一片,在公仆与群众之间还有种种无形的壁垒。

  这种壁垒存在的原因,除了某些干部的“父母官”意识作怪,以尊者自居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干部怕见群众,怕群众出“难题”。这样的干部不是做虚心向群众请教的“小学生”,而是怕被群众问住难倒,怕群众给他揭底露丑。还有的干部非“利”不问,没有灰色利益刺激不办事,这是干部中的极少数,已经失去公仆本色。

  如何拆掉公仆与群众之间无形的壁垒?办法就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对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对照党章,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作风里还有哪些误区和病灶在作怪?二是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敞开门来让群众打分,切实把群众的满意率和公认度作为干部考核和使用的硬标杆。让那些假公开、假民主、假深入的作秀风尝到苦头;三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让干部愿意深入下去,让群众乐意走近干部,比如公安部门实行的公开“大接访”让干警受到教育,给群众带来公正和便利,体现了“警民一家人”和干群鱼水关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