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三分之二竟姓“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8:26 扬子晚报

  本报讯江苏适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有99.7%%已经入学,而在全省所有261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中,却有2/3没有经过批准!这是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一项关于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中公布的两个数字。

  99.7%的民工子女有学可上,这个比例可能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可这个近乎完美的数字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是资质不达标的民工子弟学校的“贡献”,而这类不达标学校的数

目占到了总数的2/3,这两个对比强烈的数字不仅让人揪心,也让教育部门备感尴尬:按规定,不合格的学校就应该停办,但达标的学校又怎么容纳得下数以几十万计的适龄民工子弟?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不达标,有客观原因。省关工委的报告中指出,这些未达标的学校,绝大多数没有教学计划,教材混乱,多数教师没有资格证书,学籍管理混乱,教学水平很低。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导致这样的原因,一是民办学校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是民办,所以多为私人投资,而私人投资的出发点就是取得利润,而民工子弟毕竟不是个无限广阔的“市场”,对经营者来说达到一定规模后需求就饱和了,没有追加投资的必要,从而投入不足是必然的结果。由此不但出现了部分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学费比公办学校还贵的怪现象,还使在这里工作的教师待遇,特别是生活保障水平上不去,导致了教师素质的逆淘汰,校舍以及教学设备的水平也上不去,降低了孩子的心理期望。渐渐地,这些学校就陷入了教学水平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

  观念上的不到位也影响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水平的提高。虽然说,民工子弟有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观念已经确立,但在“生根”方面,还有许多细节上的遗憾。比如,本报曾报道过的南京最大的民工子弟学校七次搬迁仍难以立足,特别是在高档小区遭到“抵制”的新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有报道说,南京有些民工子弟小学的老师“自己都羞于称自己为老师”,则说明甚至在最不应该出现观念问题的人群——老师身上,都出现了观念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还能苛求在学校里读书的民工子弟们能有和其他孩子“平等”的意识呢?如此,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处于观念落后中的民工学校的师生,产生“破罐子心理”,越摔越破。

  所以,关工委在报告中指出,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理念”,这是十分中肯的。(祖六四 李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