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该不该取消自行车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10: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该不该取消自行车道?(图)
在禁行自行车的人行道上,自行车“大摇大摆”地通过。陈安摄

  曾几何时,每天清晨,上千辆自行车浩浩荡荡地从珠江南面,跨过人民桥、海珠桥涌向越秀、东山,广州市民就此开始一天的工作;而到日薄西山时,市民又踏着自己的“凤凰”、“永久”牌自行车,迎着夕阳回家。

  然而,随着广州市城市交通系统的迅猛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上下班、逛街坐上了公交车、地铁和自己的私家车,自行车似有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市民选择自行车这种便宜的交通运行方式,由于一些市政道路早已取消自行车道,而一些自行车道被机动车辆占据现象普遍,骑自行车过市区如同玩冒险杂技。广州该不该取消自行车道?如何面对这一弱势交通运行方式引来的多方争议和关注呢?

  文/本报记者 杨进、倪明、张强 实习生李庆瑜

  现状

  骑自行车过市区如玩冒险杂技

  如今,在广州市区骑自行车出行是怎么一种情形呢,记者近日作了一番调查……

  惊!无车道自行车左避右闪

  “叮铃铃……”正在广州大桥左侧人行道上行走的记者还来不及回头,一辆自行车已经从身边急速擦过去了,心有余悸的记者看到,刚冲出去不久的这辆自行车又与前面逆向而来的自行车在狭窄的人行道上擦肩而过。记者注意到,在大桥二沙岛段,桥梁两边是一个长约10米的机动车辆三角形匝道,将人行道从中拦断,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不得不左顾右盼,看清从匝道上有没有机动车辆驶出来,然后才能上到前面一段的人行道上来。一位骑自行车从这里经过的市民告诉记者,她每天上下班都要从这里经过,但没有自行车道,她每次骑自行车从这里经过就好像玩杂技一样,躲过了这辆自行车,又要防止碰到前面走过的行人,一路极度小心才能到达桥的彼岸,“我非常怕被从桥上撞下来。”

  险!车道被占自行车骑进路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海珠大桥等一些年代较久的桥梁有自行车道外,包括广州大桥、江湾大桥、鹤洞大桥、珠江大桥等新建大桥都没有自行车道,骑自行车的人过大桥只能沿着桥上的人行道推着自行车经过,“以前人民桥上自行车可以过的,后来过往的机动车辆多了以后,也就不允许了。”市政部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经常要从滨江东路到纸行路一家档口上班的陈先生,形容自己每天骑自行车经过这里的一段时间是在冒险。他告诉记者,从滨江东路大江苑段至中山大学北门,已经很醒目地标上了自行车道,但仍然停了不少机动车辆,“我骑自行车不得不被逼到了道路中间来,这条路很宽,所以车开过速度非常快,每次都是从我身边呼啸通过,吓得我出一身冷汗。”而记者在已经没有开辟有自行车道的东风中路看到,每到下班的时候仍然有不少骑着自行车的市民混杂在来来往往的车辆中,慢慢前行,到了公交车站时,自行车不得不拐到路面中间,不一会,自行车就被公交车、货车、小轿车“包围”了起来,非常危险。

  惨!逆向骑自行车酿成惨剧

  今年9月9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天河区中山大道与棠安路交界的转盘处,一名30岁女子骑着一辆白色自行车,刚买完菜回来,沿着棠安路左侧逆向骑往中山大道,就在这个时候,从中山大道方向迎面开来一辆蓝色泥头车,司机疑受路面施工挡板所阻,加上车速快,一下子撞到骑车的女子。

  据旁边小食店的老板梁女士反映,当时泥头车从死者头部碾过,并将死者的自行车拖出20多米远。事故造成该处路段大面积塞车。一位目击者向记者回忆,死者被运走后,现场仍剩下一些血迹,血迹附近还遗留着一顶红色帽子、一个被压扁的绿皮桔子和一只汤匙,场面非常惨烈。

  探因

  选择骑自行车者为何越来越少

  “老广州”也许还清晰地记得,七八年前羊城的自行车有近300万辆之多,这一滚滚车流曾被戏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然而,现在市民穿行市区,要么乘坐公交、要么打的,甚至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选择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一:自行车道为机动车道让路

  为彻底解决交通堵塞问题,早在1994年,广州就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公交优先”的理念,编织起立体交通网,一场“破旧立新”的城区道路改造攻坚战役也同时打响了。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相比,如今全市公交每天运送560万人次,每年运送18亿人次,密密麻麻的公交线路“编织”成一个如蛛网般的运行网络,公交车的“触角”伸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市民乘坐公交车越来越方便,而且公交车票价格适中,因而大部分骑自行车的人流被分流了。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交车、地铁和私人轿车已逐渐成为广州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骑车的人少了,道路的规划就不再以非机动车为考虑重点了。

  原因二:停车麻烦自行车频频被盗

  除了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因,自行车这种非机动交通运行方式,其自身在广州也有一个兴衰发展的过程,对此,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每日与车辆打交道的交通警察了。

  黄兆祺是流花交警大队的一名后勤中队长,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交警。他对自行车的减少归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骑自行车有很大的危险性。首先是没有反光标志,夜间行驶时很难辨认。其次是制动性能很差。二是现在广州的公交车系统相当发达。三是停车麻烦,盗车猖狂。现在能停自行车的一般都是些不大规范的保管站,而它们正在不断被撤销之中。这使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时放弃骑自行车的方式。另外,自行车在管理方面难于机动车,这也是有关部门限制自行车出行的一个原因。

  争论

  该否弱化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该不该被弱化?自行车这一非机动交通运行方式应不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些问题目前仍面临诸多争论。

  同意:自行车过多是拥堵原因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王炜教授认为,发达国家的道路行驶时速为50至60公里,道路利用率很高,而我国的城市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20公里左右,道路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而道路行驶速度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摩托车、自行车占道挤道。

  黄兆祺中队长也认为,这些年自行车不断地减少,非机动车的车道也越来越窄,相对地机动车道就会变宽,这样对于交通的疏通有帮助,当非机动车道被取消,只剩下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时,那就更容易对道路进行管理了。

  反对:公民有权选择交通工具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陈学武认为,城市的主干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三权分立”,自成体系。如果不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骑自行车者很少愿意闯入机动车道,冒着生命危险和机动车赛跑。要从根本上解决路与车的矛盾,不应只局限于“修路”与“限车”两方面,而应解决整个城市经济重心的偏移与均衡发展问题。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通规划人士认为,“出行主体是平等的,任何公民都有选择交通工具的权利,政府不应用行政手段限制自行车出行。”即使在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城市,并没有完全限制自行车。虽然现在自行车不是广州主要的出行工具,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自行车会不会作为重要交通工具重回我们的视线,那也难说。他建议对主要道路进行设计时,应考虑把人行道相对放宽,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放在一起。

  市民许小姐认为,骑自行车的多是学生和送货员、外来工等低收入群体,因为收入微薄才选择这种靠体力推动的交通方式,所以从保护这些低收入阶层的角度出发,也应该为他们出行提供方便和保护。

  新现象

  车主私自改装自行车

  在白云区机场路边检站附近,记者看到一家修理自行车的店铺,店主正忙着将一辆自行车改装成“电动自行车”。据店主介绍,他们揽的这种改装生意还真不少,平均一周有两三单。许多送水工都将自行车加上汽油发动机,这种改装只需要花300元左右;而多数人是将自行车改装成电动车,改装费用约在350元到500元不等。

  尽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自行车私自加装动力装置属违法。但一位自行车车主说,他很多朋友都将自行车改装成电动车了,因为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费用也非常合算。

  新措施

  新道路取消自行车道

  近年来广州市机动车辆以每年10万辆的速度递增,而相应地自行车数量渐渐减少。目前,一些桥梁上原辟有的专用非机动车道纷纷取消,近几年新建的道路开始尝试取消专用的自行车道,将其搬到人行道上来,通过彩色沥青、毛面彩砖等适合自行车行驶的防震建材,并以色彩、色带、图识等标志与人行道区分。“这种方式效果还是明显,取消自行车道,不但增加机动车行驶的路面宽度,也减少了因分割车道而建设花基的空间,道路通行能力明显增强。”市政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他山之石

  上海:铺设彩色车道

  上海市杨浦区斥资500万元铺设彩色道板的非机动车道,9月15日正式启用。这是上海第一条采用环氧树脂技术的车道,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

  北京:给自行车适当空间

  曾一度被视为城市落后特征的自行车大军重新回到了管理者视野中。北京市规划委近期一项研究报告提出,自行车交通方式仍然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由于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方式,应给自行车交通方式保留适当的空间。

  美国:骑自行车领补贴

  在亚特兰大,一些志愿者组织了一场节能运动,那些愿意骑自行车上班的人能连续3个月每天领取3美元补贴。为节省汽油,一些企业甚至同意员工在家中办公。

  荷兰:成全民运动方式

  在欧洲的富国荷兰,自行车早已不再囿于交通工具的藩篱,几乎成为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方式,也升华为独特的文化。多年来,荷兰政府在修建道路、制定交规和道路管理方面对自行车行驶进行了特殊规定,以激励、促使自行车成为重要交通工具。(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