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需要激活的“休眠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12:24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曹林

  昨日的《文汇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休眠的政策何时才能被唤醒》的文章,对“早已不合时宜,居然到如今还管用”的政策休眠现象进行了批评。文章举了三个例子:探亲假制度,早已不能满足当下“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社会要求;家庭出身问题,都什么年代了,升学、求职、入党、参军填表时往往还有所谓“家庭出身”一栏;差旅费报销标准,

物价早已今非昔比,然而差旅费标准却始终如一。文章认为,政策休眠现象折射出某些政府部门的行政不作为。

  所谓触景生情,仔细考察影响公共生活的那些政策,休眠现象太普遍了。笔者随意搜索一下就发现了很多休眠政策,信手拈来几个:国家饮水标准二十年未变,饮用水已经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广东特级教师津贴标准10年未变,每月还是80元;民航赔偿标准十年未变,还是论斤两理赔;空难理赔标准已有12年未变,7万元的赔偿额度无法体现对空难人员的保障;800元起征点25年未变,最近才提上提高议程……

  可以看到,这些休眠政策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和着经济腾飞的旋律,中国社会正处于变化最快的时段,各类政策本该适时而变,政策休眠,是对公众应得福利的一种变相剥夺。

  笔者在浏览资料时发现:政策存在休眠现象,相应地,也存在着亢奋现象———即相对于不作为,存在一种过度作为的政策变化。例如,美容美发业的标准都改了好几次了,商务部去年又提出美容美发企业将与酒店一样实行等级评定制度;多个部门都争着变化月饼行业标准,保质期、每个环节的工艺、包装、名称等等,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还有香烟、酒类甚至蛋炒饭标准等等,部门的关注过于亢奋,标准的变化过于亢奋。

  为何存在这种休眠与亢奋的差别?显然,是出于利益考虑。像饮用水标准等属于公益事业,在其上的“作为”是需要政府部门付出的,为了避免“付出”,就让他们休眠吧;而像美容美发、月饼等等,把握住标准的制订和修改权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制定标准就是发放许可证),所以自然就亢奋地“作为”了。休眠与亢奋的反差中,映衬出的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势利,在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事情上急吼吼,在有公益而无私利的事情上慢吞吞。

  政府是通过出台公共政策来平衡社会利益的,显然,及时地修改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公共政策是一个最重要的路径:通过修改,增加供给弱势群体应得的福利;通过废止,去除那些桎梏百姓发展的政策;通过增加,让更大多数的人享受到改革利益。

  政策休眠,是一个现代国家相当不和谐的一抹污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