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看不懂”的报告给谁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0:10 红网

  9月27日《南方都市报》消息:监督政府花钱是人大常委会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但在昨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决算以及相关审计报告时却纷纷“诉苦”:报告太过专业,看不明白。

  人大的工作之一就是监督政府花钱,但如果政府财政部门给出一个“鸡同鸭讲”的报告来“忽悠”你,监督和审查就成了“有心无力”的程序了吧。当前一段时间,财政资金

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非常突出、投资项目虚报似乎是个普遍现象,我们在责难某些“人大”失职之时,似乎也该看到:财政报告这种“高水平”的游戏规则正有着“架空”人大监管职能的危险。那么,“看不懂”的报告到底是给谁看的呢?

  它肯定不是给“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理念看的。我们说政府花钱是“铁预算”——是因为人大一旦通过,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谁也无权改动。而政府花钱“民主”比“依法”更值得权衡。因为说到底,法是基于民主之上的程式,当高深晦涩的报告绕过程序正义的门槛,却未必真正过得了“民主”这一关。现在每年春天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向各级人大所作的预算报告大多过于笼统,不仅老百姓看不懂,很多专业人士也不甚明了。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类似的报告细分化程度很高。每一笔财政支出用途何在以及相关细节问题,在其中都列得很详细。

  它也肯定不是给“透明财政”看的。人大对财政的观照是基于对纳税人的责任与义务,财政透明是防止财政问题的前提和根本,“审计”不能看作治理财政的灵丹妙药,因为审计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审计毕竟是滞后的,即使发现,很多损失业已造成,难以挽回。财政要“掀开帘子办事”,离不开人大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而要监督得力,必须给出清晰实在的监督内容。类似于“莫扎特效应”的可言说不可感知的报告,是瞎子看玻璃般滑稽的。

  它也不是给“效率财政”看的。尽管财政部提出要建立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发挥财政的最大效率,必须把“报告”弄清楚,杜绝“浑水摸鱼”式的监管真空下的寻租。

  我想起了厚重的《“9·11”调查报告》,全书567页,光脚注就有117页,提出了41条建议,但该报告自出版以来,迅速升入全美各大图书排行榜,已印刷150万册。“9·11”调查委员会主席基恩在接受采访时称:“从受命向美国人民报道该事件以来,我们不能用晦涩难懂或模糊不清的写法,让美国人都看不明白。”但愿我们的“看不懂”的报告也能学习学习人家,或者学习学习写诗的白居易也行埃

  (稿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