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人为本谋求“和谐大良”(协调发展在华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1:55 人民网-华南新闻

  大良中心城区鸟瞰

  如果说广东顺德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我们写下了一个现代城市崛起的神话,那么,大良却因和谐发展而扬起了顺德城市化的龙头。

  作为顺德的中心城区,城市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村改居后如何让

农民变市民,如何让全征地农民获得长远的利益保障,如何在城市迅速长高长大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优越舒适的人居环境……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构成了对当地政府执政思路与能力的考验。

  “我们的做法是处处以人为本,以此探索大良发展的新路子”,大良街道办党委书记吕景燊说。

  城市建设凸显“两个适宜”

  在顺德工业化、城市化与国际化的“三化”进程中,大良的城市化无疑是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良应当而且必须成为顺德城市化的龙头。

  随着城市化的大提速,如何使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这一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让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感到满意,这并不容易。

  “我们强调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让市民安居乐业。安居与乐业,两者相辅相成。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安居。”吕景燊对此有着辩证的理解。

  大良对过去的城建也开始了反思,城市建设不是看建成了多少气派的高楼,目的在于能否提供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几年前大良在开发工业园时,不再像以往一样堆砌大量的工业厂房,而是特别注重与生活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有了优越的工作环境,有了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成千上万的外来工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始了乐不思蜀的新生活。

  “员工既在这里工作,又在这里生活,还要参与社区的管理,让他们在这里有一种归属感,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进一步丰富社区的功能,增加城市的营养。”吕景燊说。

  大良依山傍水,山在城中,城在水边,这么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优秀的历史人文景观,就是放在整个珠三角也不多见,面对这样的好山好水,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旧城改造?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大良对山体、河畔的用地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什么地方可以进行建设,什么地方禁止建设,在规划时都有明确规定,对代表优秀历史文化积淀的小街小巷、一棵古树、一座古桥,大良在规划时都有意识地保护起来,最近大良计划对新基路进行拓宽工程,就计划把涉及到的罗家大祠堂进行整体后移。

  在大良的发展中,有一件事将永远载入城市化的史册,那就是2001年,除了两个村之外,大良其它的村委会都变成了居委会,农民一夜之间变成了居民。身份变了,但他们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真正融入城市的文化与生活,成为标准的城里人,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近年来,大良创新思路,以社区文化建设为载体,促使市民素质的提高。目前,大良17个居委会大都拥有1个康乐文化中心,康乐中心均免费开放,成为各社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2002年大良还举行了为期1个月的社区文化节,使村改居后的新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多彩与生动,感受到城市文明所具有的无穷魅力,无形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及生活习惯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与改善。

  云路、新松等过去都是农村,一些群众在休闲时间多沉迷于打麻将、泡酒吧。2001年村改居之后,这些居委会建设了多个文化广场,游戏、曲艺、醒狮、篮球等文体活动接二连三地举行,群众告别了赌博等陋习,积极投身文体活动,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关键是让老百姓得实惠

  在笔者正准备采访大良街道办主任苏力时,他接到了一条手机信息,内容是未来两天,大良将会有强热带风暴的侵袭,提醒大良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警惕,做好防范措施。

  苏力告诉笔者,今年6月底,大良遭遇了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雨,这场大雨,引起政府领导对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的思考,也促使大良街道办建立起了一整套预警机制与应急方案。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我们政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苏力表示,“政府的中心工作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引领市场,另一方面,也要做市场认为无利可图但老百姓认为必须做的事,我们必须要做”。

  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支持不支持为工作的出发点,近几年,大良政府通过合作医疗,扶贫济困、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民心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当前所存在的热点与难点。

  2003年,大良根据顺德区政府的安排,实施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村民个人只需1年缴纳50元保费,全年便可以累计报销最高6万元的住院医疗费,这一顺民意得民心的政策一出台,就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拥护,目前参保率达到90%以上。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由于105国道穿城而过,大良的一些居村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今年大良投入1300多万元巨资,为大门居委会建起了一座隧道,一举解决了近3万人的出行问题。最近,大良正准备斥资1个多亿对一段河堤进行加固,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彻底保障堤内几十户村民生命与财产安全。

  借创建卫生城市之机,大良从去年开始大力开展居村环境整治工程。古鉴村的内河涌原来是村民们划龙舟的地方,改革开放后,由于污染严重,对村民们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良一次投入700多万将河涌硬底化,建成一条宽阔的入村大道,工程完工这一天,成了该村建国以来最大的盛事,村民们敲锣打鼓地欢庆。

  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前进,大良的一些农民因此成为全征地农民,顺德工业园的动工,使得大良五沙村全村所有的10000多亩土地被征用,为了保障全村集体经济拥有后续发展的空间,大良专为五沙村提留了350多亩工业用地,作为村民们日后生活的保障。其次,五沙村动用3000多万元的征地款,为全体村民购买了养老保险,如今,该村男满60、女满55岁的村民都可以享受到每月100元的养老津贴。在就业方面,五沙村的农业人口愿意到外地承包土地耕作的,区、街两级每年还给予100万元的补贴·……发展有空间,就业有保障,学习有机会,这是大良解决全征地农民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子。

  “政府除了锦上添花之外,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理想的结构一定要是榄核型的”,苏力认为。

  帮贫济困首先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大良政府建立了一整套机制与网络,从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对困难群众进行扶助,民政办每年开支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占到了大良当年财政的10%以上,民政救助的大力开展,促进了大良和谐社会的构建。

  除了政府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之外,大良还积极探索社会救助体系多元化的新路子,2004年9月,一个由政府搭台、社会捐助、旨在为困难家庭解忧的公益性载体———爱心超市应运而生,爱心无价,超市有情,爱心超市开办1年多来,大良的热心群众踊跃参与,参与捐赠的物品种类达230多种,到今年8月,大良直接受惠的家庭达到了2025户。

  文化品牌顺民心

  “与后发地区相比,顺德大良不可能与其拼成本、拼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靠文化等内涵性的东西来实现这个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顺德大良街道办书记吕景燊对笔者说。

  大良党政领导班子深深意识到,“城市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文化竞争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健全的文化设施的配合,就很难在城市间的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很难推进城市化,实现产业的转型。

  文化建设既要有重点有目标,也要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培育,如今的大良打响了三大文化品牌,这就是文化凤城、优质教育与凤城美食三张牌。

  近年,在大良城区中心,商业黄金地段,逐步建起了一批高密度的文化设施。钟楼公园文化广场、致尚美术馆、博物馆、凤城影剧院、文化站、少年宫、凤岭公园、老人活动中心、凤岭画院、顺德一中等,其密集程度、档次之高在全国都属罕见,钟楼公园更是广东省首批“十佳文化广场”之一。

  在“文化凤城”品牌的打造上,大良独具匠心。不遗余力。从2001年开始,大良街道每年投入300多万承办“时尚顺德,魅力凤城”嘉年华等大型文化经贸活动,通过举办大型文艺晚会、电影音乐晚会、彩车巡游、明星名模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推介魅力凤城。

  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也进一步促进大良经济和文化的良性发展。去年,大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0%,已经超过了实现现代化第三产业必须超过50%的标准,全年GDP高达110多亿元。

  前几年,大良作为顺德中心城区的魅力之所以难以显现出来,首先就是因为大良还没有引领全区的教育优势,教育对市民的凝聚力还不够,对此,大良领导深有体会。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新一届大良领导掀起了一股大手笔投入和建设文化教育的热潮。

  从2001年开始,大良从改造薄弱学校入手,大力撤并规模偏小的学校,集中优势资源集约办学,建设上规模上等级的现代化新校园,大良每年用于学校基建的资金达1个多亿。2004年,大良的教育支出达到了1.3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0%以上,从1999年至今的6年间,街道财政投入的建设资金超过10个亿,合并撤销了一批农村小学,新建扩建了9所高标准高质量的中小学。去年随着最后一所薄弱学校改造完毕,目前下属学校有6所达到省一级标准,其余全部成为了市一级学校,过去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而在大良,几年之内这一梦想成为了现实。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是粤菜的发源地之一,凤城厨师闻名遐迩,大良街道餐饮业发展迅猛,有各种酒楼、食肆几百家,是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之一,这也是大良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第三张文化牌。

  “和谐大良,以人为本”,在大良的现代化进程中,处处体现着这种理念,将人本精神蕴涵于现代化建设中,是大良在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的一大法宝。

  《华南新闻》 (2005年09月28日 第四版)

  作者:王基国 汪宴卿 秦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