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性认识清华博士生退学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2:21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顾肃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王垠在学校的公共论坛上发表了长篇退学感言,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哗然。作为硕士博士连读还有一年就可拿到学位的高材生,最终选择退学,似乎有点不近情理。清华计算机专业的博士毕竟是个很诱人、含金量很高的学位,许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得,他却决然地选择放弃。这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深思,在反思之中,我们需要全面理性

地看待这一事件。

  本来,清华大学学生拿到海外高校奖学金、出国深造的机会很多,中途退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王垠为自己的退学之举进行了一番系统的论证,其理由是自己不认同清华的博士教育。比如师生之间、研究生之间缺乏讨论和沟通,大家只是忙着在学术刊物发文章和参加国际会议,而并不考虑文章本身的质量、创造性和应用性。导师带学生只是为了带来财源,而拼命要求学生发论文也是为了取得基金。

  从这些角度看,王垠的退学申请的确值得我们的教育界同仁们反思。所有这些问题不只是在清华园,也在全国的高校研究生教育中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尤其是一些高校不顾学生发表论文的实际效果和刊物的实际质量,而只是要求硕士博士生发表一到数篇不等的论文才能毕业。结果导致一些刊物以大量收取研究生的版面费来维持生存,而文章的读者寥寥、毫无社会反响。特别是师生之间和研究生之间的讨论气氛不浓,各自为政、神秘地搞研究,或者孤芳自赏,并不考虑写出来文章的真正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更有一些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只让他们为自己的科研项目专职打工,却疏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培养,无暇指导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有些高校和研究所把刊物分成若干个级别,按等级悬赏奖励,在国内一流刊物上发一篇文章甚至可以得到高达十万元以上的奖励。少数人为此而弄虚作假或者与编辑拉关系。此种学术的形式主义之风如继续恶化,则可能断送我们的教育和科研事业。

  然而,对王垠退学事件也需要全面理性的分析。我们在看到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以外,也不可忽视他个人认知上的某些偏颇,甚至也包括如何正确摆正个人自学成果与学校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尊重王垠的个人抉择,不过从他所写的长篇退学声明来看,实际上他不满于今天的教育制度已久,不止一次萌生退学之意。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体制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自学和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同样重要。即便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也只是为一个人的教育和能力提供一个参考,而不是处处管用的包票。真正的科研和工作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士学习也只是一场长达数年的能力演练,博士论文是由专家指导、最终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入场券。

  把博士学习和对导师的要求理想化,用过度苛刻的标准看待论文发表和质量,同样会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王垠在专业领域内做出过一些崭露头角的工作,这有可能成为他将来在科研上发展的良好基矗但如果因此而把国内外同行包括导师们的绝大部分工作都看得一钱不值,不屑一顾,那就属于狂妄自大。即便是国外的导师们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也需要靠论文挣得科研经费和基金,让研究生给自己打工,一起联名发表论文。只是制度上的约束和监督使得导师们不至于随意干涉研究生的发明权、发表权和自由选择权。

  从王垠个人自述来看,其个性也许并不善于与人沟通妥协,有点恃才傲物。这也许是造成他最终选择退学的因素之一。当然,就他目前的能力而言,没有清华博士学位也不会成为找到较好工作、发挥自身才能的障碍。但无论如何,他都需要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商,学会团队合作,如实肯定他人的贡献,接受正常的学术批评,听得进不同意见。而这些恰恰是今天的青年才俊们常常缺乏的素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