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要把孔子诞辰纪念变成文化葬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2:25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晓渔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尽管今年并不逢五、十这种数字,围绕孔子诞辰2556年的各种活动还是风风火火,尤其是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一场长达半个月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已经拉开帷幕,9月28日还会举办“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对于祭孔之类的活动,我并不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因为文化仪式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但是,文化仪式并不能代替精神生活,只有在后者的支撑下前者才不至于沦为“文化形式”。文化仪式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它的下面隐藏着丰厚的精神生活;而“文化形式”仅仅是一个浮标,它的下面空空荡荡。

  香港、台北都举办了各种祭孔活动,香港部分中小学师生在伊丽莎白体育馆齐唱《孔圣颂》,台北教育界则在台北体育馆举办大成至圣先师孔子2556年诞辰“释奠礼”。由于对这两个活动的细节不太了解,我不敢妄加判断其中优劣。不过,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它们都是由文化组织或教育机构主办,如前者主要由香港孔教协会主办,后者主要由“台北市教育局”与三一寰宇文化协会主办。而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办方却包括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这也恰恰说明这个活动的性质,它是由政府主办的具有“文化形式”的旅游活动。当地政府领导非常强调打响“孔子品牌”,当孔子成为品牌,也就意味着它只是一个“名牌商标”,与孔子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仅从主办单位来判断活动性质,还显得有些草率,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具体的细节。香港孔教学院院长称孔子是中国文化永恒的象征,举办典礼是为了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贡献。“台北市教育局”则表示,举办祭孔大典,除缅怀至圣先师孔子,还透过祭孔大典可以省思:生命没有限制,不要因日常生活琐事而忽略生命本质意义。在总体方案中,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指导思想却是“切实把孔子文化节办成国际性的文化旅游盛典和科技经贸合作盛会,进一步提高济宁对外开放水平”。不难看出,前两地更为看重祭孔作为一种文化仪式的精神价值,曲阜则是把祭孔当作经济公关的“文化形式”。人们尽可以称赞这种商业策略的赢利模式,如果学者以为它代表了儒家文化的复兴,赋予它过高的文化涵义,那只是自己的想像。

  近年来,复兴国学、振兴儒学的说法不绝于耳。在这里,暂时搁置“是否应该”,只讨论“如何可能”。在我看来,此前的国学院和这次的国际孔子文化节等诸多行动,与其说明了复兴国学、振兴儒学的可能,不如说证明了它的不可能。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寻找到合适路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可能性。在纪念孔子诞辰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以及能否使他“复活”,而不是把他当作木乃伊,以重见天日的方式让他在空气中消散成无处不在的灰尘。

  不要把孔子的诞辰纪念上演成孔子文化的葬礼,这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愿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