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情感托起海关事业(时代先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4: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杜海涛

  从喀什出发,在前往红其拉甫海关的路上,记者和刘苏静关长同乘一辆越野车。记者问刘苏静,是什么力量,使红其拉甫海关关员在帕米尔高原甘愿付出,无怨无悔?

  这位47岁的陕西汉子略作思索后,一字一句地说:“是精神的力量!这是一种热爱工

作、埋头苦干的职业精神,一种胸襟坦荡、毫无私心的奉献精神,一种团结友爱、甘苦共担的互助精神。”

  他们对海关事业充满热爱

  一天采访结束,晚饭后已经是9点多钟了。记者看见依明江正带着查验科的几名关员急急地向监管现场走去。依明江说,有一辆巴基斯坦的客车进境,数十名巴方旅客要办理通关手续。

  在通关现场,依明江和他的同事们关风严整,一丝不苟,开箱、过机、查验……依明江说,多年来,他们已经养成了客人随到随验的工作习惯。

  事实上,对红其拉甫海关关员来说,上班在海关,下班也在海关。三层的海关大楼,一部分是办公室,另一部分就是关员们的宿舍。值班期间,他们工作在这儿,生活也在这儿。红其拉甫海关的工作没有上下班。

  记者时时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动着:第一任关长刘敬华曾因来不及下山照顾儿子,5岁的孩子被心肌炎夺去了生命;原副关长阿里木的母亲是新疆的妇联干部,因为高原反应以身殉职,可是他在红其拉甫一干就是16年;现副关长吕志明由于连续数月在山上办案,没能和病重住院的父亲见上最后一面……

  刘苏静说:“这些年,刘敬华等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我们关多次被评为全国海关先进集体……在荣誉面前,我们更应该把工作干好。”

  海关是一个温暖的家

  应当承认,每个初来红其拉甫的年轻关员总是有些担心,但是只要一走进海关,便会有一股暖流沁入心田:宿舍的生活必需品摆得整整齐齐,茶杯里热茶飘着清香。生活上的体贴,使他们很快有了家的感觉。

  这是一个由汉、维等民族组成的“家”。这也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家”。每当少数民族同志过节时,汉族关员总是提前上山换班;每次元旦、春节,少数民族关员也抢着上山。每次有关员下山,都要询问其他关员家里有什么困难,都会主动帮忙……

  红其拉甫海关认为,在红其拉甫这么艰苦的地方要留住人才,更要为关员创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和空间,用事业来拴心留人。因此,海关为关员们提供了很多学习深造的机会。

  “我会坚定地支持你”

  嫁给红其拉甫海关关员就意味着要一个人过日子、操持家务,海关家属们却说:“为了爱人钟爱的海关事业,就是嫁给了大山,我们也甘心情愿。”

  彭抚民结婚刚刚一年半,孩子刚4个月大,他的爱人佘国秀对记者说:“孩子出生刚7天,他就上山了,再回来时,孩子已经满月了;再上山,再回来时孩子已经三个月了。”

  在一次红其拉甫海关与家属的联谊活动中,一位家属说道:“当我真正了解了红其拉甫海关后,更加深了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为国分忧的理解。无论你在喀什,还是在高原,我都会对你说:辛苦了。海关工作是神圣的,红其拉甫的工作是光荣的,我会坚定地支持你。”这是全体海关家属的心里话。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8日 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