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纵论发展 畅谈未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4: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纵论发展 畅谈未来(组图)
王淀佐: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两院院士

  马国英绘

  本报记者 李章军

  服务地方发展

  “院士专家西部行”服务团,是一个汇集相关领域专家、机动灵活深入基层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的国家队

  记者:参加西部行服务地方发展的院士专家,是中组部和有关部门精心挑选的,可以说代表了相关行业的最高水平。您觉得这样的活动与其他的咨询活动有何不同?

  王淀佐:“院士专家西部行”不同于一般的咨询,有很强的特色。一是体现了地方党政部门、企业、院士专家三结合,同时具有边研究、边交流、边应用的特点。二是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组织院士专家团成员,因此专家队伍结构比较合理,由社会科学、工程科学、政策研究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参加,综合性和针对性比较强。三是架设了产、学、研结合的桥梁,促进了企业地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各个专家组到了地方之后,都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把相关学科和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思想带到了地方和企业,对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了解相关行业的信息,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帮助。

  钟掘:中组部等部门组织的“院士专家西部行”活动,把发挥院士专家作用提高到新的高度,所产生的影响和达到的效果是其他的学习交流、座谈研讨等难以取代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幸先后三次参加“院士专家西部行”活动,对此感受很深。这一活动是由中组部牵头组织的,参加的院士专家第一感觉就是:“这是国家任务,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完成这项任务。”而地方和企业也有这样的感觉:“专家们是中央派来的,是可以信赖的。”因此,双方交流的气氛特别好,远离了商业气息,不存在竞争带来的保密与回避。有的是真诚的交流,坦诚的研讨,从所经历的教训到最新的技术与构思,从大胆的技术突破到对风险的担忧,毫无保留,一一道来。

  如何更上层楼

  开发西部要有速度,但更重要的是开发的质量;资源可以支撑发展,但不能保证持续发展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西部地区相对比较落后。当前全球面临能源与资源紧张,而西部地区又是能源、资源富集区,对此,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李静海:现在,大家对西部的认识应该有改变了。

  9月初,我参加了“院士专家内蒙行”。在为西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时,我也经受了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西部的发展,西部的变化,使我深受鼓舞,很受震撼。西部大开发5年多来,西部地区变化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这次到内蒙古,感触很深,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广大干部群众求变、求进、求富的迫切心情,那种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拼搏进取、乘势而上的劲头随处可见。

  就拿内蒙古来说,这几年,内蒙古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2004年,全区GDP达到2712.8亿元,人均GDP1366美元,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西部的发展,我觉得,只有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业档次、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才能使西部更好更快的发展。

  张玉卓:要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创造其他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的环境,其中人才、资本环境尤为重要。西部是我国战略资源和优势资源富集区,但多年来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是其它要素不配套,包括技术引进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资本人才短缺等。因此如何把技术、资本、人才向西部转移,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迫切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的地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如有些地区小煤矿过多,采出率连10%都不到。这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开发方式是不可取的。西部的发展要杜绝浪费,发展环保型工业,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加强政策倾斜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记者:很多西部党政部门的领导都把“院士专家西部行”称为“及时雨”,认为这么多院士专家服务当地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建立院士专家服务地方发展的长效机制,您有哪些建议?

  李静海:咨询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很难现场得到解决,有的需要日后归纳、总结和提炼,甚至需要组织更多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每次活动后,专家们要写出咨询报告,提交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切实为地方解决问题。同时,应建立稳定的联系渠道,指定联系人,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

  沈荣华:解决西部人才短缺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尤显重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西部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国家人才投资要突出体现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倾斜。二是进一步加大西部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最近中办国办下发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意见,就是一种很好的政策导向。还有,在博士后政策、专家政策、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政策等方面,也要进一步向西部倾斜。

  西部缺科技人才,更缺管理人才。这种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短缺,是西部发展的障碍和“瓶颈”。可以通过组织管理方面的院士专家为西部服务,通过各种培训和引进,来改善西部高级管理人才短缺的状况。

  链接

  目前,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近3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东部的40%。全国农村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约2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90%以上在西部,大江大河的源头也在西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西部地区,难点也在西部地区。可以说,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

  西部大开发,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从目前西部地区的人才队伍现状看,西部12个省区市,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只有22万人,仅占全国总数的14.6%。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78万人,仅占全国总数的20%。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与西部大开发密切相关、迫切需要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专家紧缺,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在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目前,既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自身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更要调动中央、国家机关和东、中部地区的人才和知识优势,为西部地区提供形式多样的智力支持。组织院士专家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8日 第十三版)
纵论发展 畅谈未来(组图)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国英绘
纵论发展 畅谈未来(组图)
钟掘: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国英绘
纵论发展 畅谈未来(组图)
张玉卓: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研究员

  马国英绘
纵论发展 畅谈未来(组图)
沈荣华:上海公共行政与人才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马国英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