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申遗 民间绝活救命稻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4:55 北京晨报

  21项老北京民间绝活近日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核心提示

  空竹、中幡、太狮……对于这些名字,人们或熟悉或陌生。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批曾风靡一时的民间绝活正面临着“人亡技消”的窘境。最

近,一项旨在保护的工程——21项老北京民间绝活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开序幕。历史悠久的老北京民俗,能否在申遗中获得重生?它们是否只有申遗一条保护道路可走?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绝活·讲述

  绝活传承难在资金和传人

  面对日益多样的休闲娱乐的冲击,缺乏资金支持和年轻传人的民间绝活正面临“人亡技消”的窘境。

  ●耍中幡:一年倒贴十几万

  现状:民办团体处于“三无”境况

  普及度:★

  “我现在身子骨还行,再过几年,能不能练就不好说了。”9月8日,在中幡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论证会上,50多岁的中幡第五代传人傅文刚忧心忡忡地说。

  实际上,即使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年轻一代,乍一听到“中幡”这个名称还会有几分茫然。按照资料记载,中幡最早起源于晋代,属于皇家表演项目,到了清乾隆年间,中幡成为宫廷八档花会之一。

  此次进入申遗名目的中幡,是指清末民初由著名艺人宝三在天桥市场传下来的绝活。“悬”,是观众们观看傅文刚表演时发出的一致感叹。15米长、30公斤重的竹竿,被抛到空中,落下来,在头、肩、肘、手、胯、膝、脚7个部位滑动,“擎天一柱”、“罗汉撞钟”、“秦王倒立碑”……稍有半点偏差,就有可能把眼睛鼻子砸个稀巴烂。

  如此高技巧和高风险的民间绝艺,仅靠表演入不敷出。为了把家传绝技传承下去,付文刚成立了“北京傅氏宝三民俗艺术团”,但这个民办团体处于“三无”境况:无固定收入、无固定演出场所、无固定表演人员。“比如厂甸庙会,一场收入4000元,地坛庙会,两场1万元,十来个人分,根本不够。平时只能靠自己开的建材厂和小公司补贴,每年要搭进10多万元。收的徒弟大部分是好友的独子,喜欢中幡,跟着我学,以前每个月还能给他们开2000多元,现在有时连1000元都不到,我这个做师傅的,对不住他们埃”

  ●舞太狮:只招到俩新徒弟

  现状:全厂招人,只有8人报名

  普及度:★★

  “最鼎盛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厂里有10多只狮子,但现在只能勉强凑够5只。”北京印钞厂工会的张俊向记者回忆厂里的狮子会。

  但张俊的记忆显然囿于年龄。他说的印钞厂里的狮子会,实际成会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的“白纸坊太狮老会”,传承七代至今。原太狮老会的一些舞狮艺人都在位于白纸坊的清政府度支部印刷局(北京印钞厂前身)工作,因此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北京印钞厂组织和领导太狮老会活动。

  作为“北狮”的代表,白纸坊太狮在外形上极具特色:身长头重,血盆大嘴,翻鼻孔,大碑额头,窝窝眼。台上,“狮子们”灵活而威猛,甚至喜怒哀乐等细微的神态也依稀可辨。而下到后台,舞狮人却累得就地一躺,话都不想说。一位舞狮者的腰两侧赫然各有一块巴掌大的血疤,“那是穿狮囊磨的。”他的搭档告诉记者。

  “舞狮子吃苦受伤很正常。”张俊向记者介绍,从没有基础到掌握基本功大约得3年时间,舞狮队员都是厂里职工,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训练,两位搭档还得凑白班夜班的时间合练,此外“每天(跑)5000米保持体力”。20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舞狮队准备招20个学员,有近百人报名,“前些日子我们面向全厂招人,一共才报了8个,考虑到身体素质和吃苦精神,最后只留下两个。”受伤的那位队员今年26岁,是队里最小的,其余队员大都40岁左右,演出越来越吃力。日益多样的休闲娱乐和单调艰苦的训练排演让这个传统项目后继乏人。

  除此之外,资金的匮乏也是一个最现实的难题。张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狮子队应邀演出的劳务报酬为1000至5000元不等,5只狮子10个人,加上舞绣球一人,锣鼓乐队和管理人员一共20人,每人100到200元补助;请搬家公司拉一趟桌子、行头往返600元;“赶上饭点儿得吃饭吧,怎么也得1000元。”一趟下来怎么也得5000元,“即使人家给最高的5000块,也就将能填平,否则还得工会往里贴钱。”

  ●抖空竹:少了胡同做舞台

  现状:胡同陆续被拆,空竹少了地域空间和文化背景

  普及度:★★★

  与对基本功要求极高的舞狮子和中幡不同,空竹相对来说离普通百姓要近得多了。翻飞的空竹发出的声响伴着鸽哨儿回响在胡同上空,这曾经是老北京再熟悉不过的乡音。

  宣武区广安门内街道空竹协会的刘振钰大爷今年68岁,打小儿练就的空竹花样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好学着呢!周围19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派3个人来跟我们学抖空竹,再回去推广。”刘大爷颇为骄傲地告诉记者,他还到老墙根第三小学教孩子们抖空竹。据介绍,一些空竹高手还能将茶杯盖、锅盖甚至酒壶、圆桌面、自行车轱辘等器物当作空竹抖起来。

  虽然普及率够高,但历经三代传承的北京竹木空竹制作者、人称“空竹张”的张国良先生还是感叹:“招徒弟特别难,这完全是手工活儿,年轻人不喜欢。”同样不容乐观的是,由于胡同陆续被拆迁,空竹这一北京胡同文化越来越缺少地域空间和文化背景。

  申遗·现状

  申遗能否成救命稻草

  从项目选择、申报到保护资金的利用,申遗给民间绝活带来的除了一笔数目不详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在中幡申遗的专家论证会上,心直口快的“大刀张”传人张少杰面对专家和领导,脱口而出:能不能借着中幡的东风,也给“大刀张”申遗?很显然,境况并不乐观的传人们已经把“申遗”当作“救命稻草”。

  ●项目申报:

  督促区县文委督促

  项目普查工作已于今年7月启动

  记者从北京市群众艺术馆获悉,今年市政府投入40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同时,对于申报项目的普查工作也从7月启动,计划在2006年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程序,申报项目是第一步。根据规定,申请列入名录项目需要提交相关资料,包括3000至5000字的论证报告,申报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关系、风格特点、历史价值、工作现状等内容,还需要该项目的专家论证会纪要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图片和经过编辑的音像资料,并提交该项目的传承人或传承单位情况和五年之内的保护传承方案。

  而北京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石振怀表示:对于年事已高、文化水平不高、单枪匹马的民间艺人来说,以上的每一项都很难独立完成。之所以提出这些要求,正是对区县文委的一种督促。因为开论证会、录音录像根本不可能由个人完成,而且《申报办法》也要求由各区县文委统一填报申请表,组织报送。另外,还需要有关部门记录整理历史技艺,请老艺人口述历史,用文字、影像完整记录一项民间文化项目的制作或表演的全过程。

  ●保护资金:

  专家拒谈具体数额

  这笔钱不可能养着这些老艺人

  对于大多数民间绝活来说,资金和人手是两大难题。记者了解到,一旦项目申请成功,将得到一笔资金用于保护,但所有专家对该金额都避而不答。

  “认为申遗就是为了申请一笔款项,这是最大的误解,申遗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中国民协副主席、北师大中文系刘铁梁教授说。他告诉记者,即使能申请来一笔钱,也不可能养着这些老艺人。“如果资金申请下来后,对于可以带徒弟的,比如景泰蓝的制作大师,可以给予经费帮助,让他更好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对于集体性的,比如春节庙会,你能去保护个人吗?”

  ●项目选择:

  民俗专家遭遇难题

  变了样子的现代京剧该不该申遗

  “目前我国的申遗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还需要多摸索。”刘铁梁举例说,即使是他们这样的民俗“大腕”,对申遗的问题也会拿不准。“比如京剧,现在的京剧已经不是最早的戏园子里的京剧了,该不该申遗呢?和过去的不一样了,那就不叫传承,但又该保护,这很让专家为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书则表示:“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并不能完全涵盖非物质遗产,当务之急是要出台一部民间文化保护法。”实际上,原本打算2003年出台的这部保护法因为涉及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至今还在讨论之中。

  申遗·效果

  申遗成功

  “点石成金”

  申遗成功项目,门票价格暴涨

  2001年5月,昆曲成为中国首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遗”成功后的昆曲团演出市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火爆场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与风景名胜周庄联合打出了“看昆剧到周庄”的旅游文化品牌,周庄每年给苏昆80万元的演出经费;北方昆曲剧院《贵妃东渡》剧组一行50人赴日本演出,演出纯收入达27万元。在此前,上海昆曲团曾经把票价定为两元,但只卖出30多张票;2003年,上海戏剧学院推出的新版《牡丹亭》票价最低为30元,最高180元。

  而在同样申遗成功的古琴身上,也出现了票价暴涨的现象,2003年,古琴申遗成功,杭州的西湖琴社牵头举办了一场青年古琴名家的专场演出,票价从80元到280元不等,出票情况也非常不错。而在此前,当地古琴音乐会的票价原本只有35元至80元。

  点石成金的奇迹更让不少人挤入“申遗”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0日,北京申报了21项,安徽申报了32项,山西申报了160多项,福建申报了70多项,广东申报了60项,江苏申报50多项,浙江申报了64项……

  申遗一窝蜂是否会导致标准下滑?刘铁梁否定了这种担心:“申报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具备惟一性、特殊性或代表性,专家必须进行论证,逐层申报。”

  ●专家支招

  保护绝活

  还要自力更生

  在浩浩荡荡的民间技艺中,光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衔是否就能做好保护工作?对此,天桥社区的文教科科长赵兴力坦言,与其等着申遗成功后的那笔资金,还不如自力更生。

  天桥八大怪重露面

  实际上,对于如何保护老北京的民间绝活,天桥街道办事处已经先行一步。去年,消失了47年的京城“八大怪”绝活重新露面,激起千层浪。“每场大概有上千的观众,都说找到了老北京的感觉。”赵兴力说。

  为了重现老天桥文化盛景,他们四处寻访老天桥民间艺人,每周六、日在盛金天桥商城广场举行天桥民俗文化绝技演出。“去年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93岁高龄的朱国梁老先生。”朱国梁10岁开始在天桥表演,能同时拉60余斤臂力的硬弓5张,有“大力士”之称。去年3月,听到天桥绝活要重新开张的消息,老泪纵横的朱国梁第一个走到了台前,捐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十余张天桥老照片,并将自家绝技和盘托出。

  老艺人培养接班人

  随后,神跤宝三的徒弟马贵宝、京城“叫卖真人”张振云等50位民俗绝技老艺人和传承人,也陆续“浮出水面”。“找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他们的协助下,搜集整理老天桥濒临失传的文化项目素材和历史资料,另一方面就是在民间文化团体中培养接班人。”石振怀向记者透露,就目前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已在北京寻访到的300多个艺术门类,数千位老艺人,但50岁以上的老艺人占了八成,近百种艺术门类后继无人。

  露天表演重在普及

  对于自力更生的天桥表演的前景,赵兴力表现得非常乐观:“现在天桥的绝技在升温。”他告诉记者,街道办事处去年成立了一笔基金用于演出支出,预算5万元,但今年已经花了10万。“都是露天表演,老百姓一分钱不收,我们的目的就是复兴老天桥的平民文化娱乐,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就可以了。”据他透露,10月份他们准备先开办一个老天桥宝三摔跤馆,慢慢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经营。

  著名的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认为,提供经费、场地等保护方式只能称为“死保”,而民间文化真正的出路在“活保”,也就是培养传人,让它一代代传下去。“最好的保护在民间,让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民间生根、落地、开花,比将它们送进博物馆要好得多。”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赵王月 姜葳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

  联合国将人类遗产分为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已有两项入选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评眩该名录每两年评选并公布一次,方法为双年申报,单年公布;每次每个成员国只可保送一个项目。我国的昆曲和古琴艺术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名录。

  ●相关链接

  21个北京申遗项目

  此次北京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1个项目为:

  1 门头沟妙峰山庙会

  2 智化寺京音乐

  3 北京景泰蓝工艺

  4 北京春节厂甸庙会

  5 北京牙雕工艺

  6 朝阳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7 门头沟京西太平鼓

  8 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

  9 北京天桥中幡

  10 延庆旱船

  11 北京雕漆工艺

  12 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

  13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14 门头沟京西幡乐

  15 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

  16 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17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18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19 宣武抖空竹

  20 大兴诗赋弦

  21 密云蝴蝶会

  ●媒体观点

  搞芯片的

  为何也捣弄砖瓦

  日前,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最新年度全美富豪排行榜,前5名的富豪中有4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这说明在美国高新技术企业仍然保持着高涨的势头,而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许多传统产业已趋没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如联想、清华紫光、华为……纷纷涉足房地产。其中深意,实在耐人寻味。

  高科技企业纷纷进入房地产业的现象至少说明了房地产获利远比高科技产业获利大。前不久,福州市公布了该市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约为50%,最低的约20%,最高的超过90%。面对如此暴利,任何冷静的商人恐怕都难以自持。利之所在,怎能不让其趋之若鹜?在地产热潮之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纷纷操弄起了砖头瓦块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在合理的表面下掩盖着更大的不合理。房地产是低端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而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其高技术含量。按照一般规律,企业的产业调整应该是结构升级,其资金流动应该是向上走,但高科技企业进入地产领域却违背了这样的规律。这说明我们的企业还不是很成熟。

  正如经济学家郎咸平所说的:“国际大公司里面就很少房地产公司。现在内地很多做得很好的专业企业去做地产,这是中国企业的悲哀。”摘自《华南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