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存生教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7:5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存生教授(图)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为此,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制定之际,专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赵存生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本身就是理论的创新

  记者: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此,应如何理解?

  赵: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创新和发展。我的理解,首先一条,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从毛泽东开始,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都对发展问题做过很多论述。比较言简意赅地对发展的重要性加以概括的是邓小平同志,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发展不但是硬道理,而且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了。硬道理是什么样的硬道理,怎样发展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吸取其他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答案只有一个: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如果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不但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还会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比如发展时不注意生态、环境等问题,不但不利当代,还要贻害子孙,这方面是有深刻的教训的。

  我们强调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本质区别

  记者: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它同西方的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什么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它体现了发展的本质要求,规定了发展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的全在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出发点,是为了人,不能只见物不见人,离开了人,根本谈不上发展。以人为本在理论界是个热点问题。我认为,理解以人为本,要从两个角度把握两层含义,一层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这两层含义又是统一的,融为一体的。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要注意避免两个误区。

  一个是要避免把以人为本等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观点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用人的自然属性或人的理性来证明人的本质,得出“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本身”的结论,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思维能力、人的创造能力、人的实践能力,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中形成的。现代科学揭示,初生婴儿的大脑虽然并非完全处于混沌状态,但与一些高级动物的大脑并没有多大区别,后天的生活,后天的教育,后天的交往,后天的发展,才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比如印度狼孩,因为最初接触的是狼而非人,整日与狼为伍,才有了狼的一些特征。我们说的以人为本,是在承认人的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根本不同的。

  另一个是要避免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比如民为邦本,民为贵等。从根本上来说,统治者提出以民为本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出发点是让老百姓“载舟”而不是“覆舟”。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与这种民本思想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是由党的性质、党的任务决定的。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就应当以人民群众为本;不以人民群众为本,谈不上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根本出发点。执政不是目的,执政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手段,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就没有了所追求的目标,党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呢?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应当并且可以体现。首先要解决发展的目的问题,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实现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中也提出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问题。恩格斯在谈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时,指出人从分工状态下解放出来后,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全面的。马克思在谈到教育的时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未来社会的唯一办法。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离开以人为本,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谋求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记者: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地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地发展?

  赵:我认为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但抓中心任务要和抓其他方面的建设协调起来。总结多年经验,我们不能不重视GDP,但不能只讲GDP。我们过去说社会结构有经济、政治、文化,现在加上了社会,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这四个方面一定要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看GDP是怎么上去的,是否牺牲了其他方面,是否和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要特别重视“三农”问题。现在,讲科学发展,讲“五个统筹”,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因为这个问题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改革之初,农民先受益,随着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农民受益渐渐少了,加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差距很大。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步伐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必须统筹发展,党和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这是明智之举。

  二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到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上,体现到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要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感觉到从发展中得到了好处。在改革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才是发展的价值的最终体现。

  三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给我们以启迪。现在提出的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等,都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吸取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现在讲节约型社会,一定要大力提倡克勤克俭,艰苦奋斗。胡锦涛同志一上任就强调“两个务必”,这非常重要。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是资源总量大国,同时也是人均资源小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在这方面河南很有代表性,河南是资源大省,可以说各方面资源都很丰富,但河南也是人口大省,人均资源就少了,也必须长期艰苦奋斗。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

  记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但是,在地方上,具体落实起来却很难,您认为应该如何落实?

  赵: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结合起来,特别是政绩观。对地方领导来说,必须要有政绩,上级向他们要政绩,老百姓也向他们要政绩。但什么是政绩?做出能够造福于当地人民群众的事情,包括当代的和后代的,这样的事情才叫政绩。这种政绩要顾全大局,不仅考虑本地区、本部门,也要照顾到其他地区、部门,不能因本地、本乡、本村的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方的利益。这种政绩还要讲协调,也就是说要努力使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而不能单打一。这种政绩还要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如城市建设,现在有一些地方,盲目建大广场、道路一味追求宽等,给以后的城市建设带来难题和隐患。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各级政府和各级干部的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也就是说,对干部进行考核时,要把是否重视和实现科学发展作为考查干部、衡量干部政绩的尺度,在指标方面不仅有经济、政治等指标,还有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生态、安全、卫生以及人们的精神状态、社会风气等指标,这样短期行为虽不能完全根除,但至少可以被遏制。比如,发展教育,从当前看,可能没什么明显政绩,但对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还是要靠人、靠教育。因此,一定要引导人们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的政绩观念。当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干部综合考核指标,并不是要忽视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仍然是主要的方面,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但我们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发展,是一种更好更高层次上的发展。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还有很大差异,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是环境、生态保护比较好的地区。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对各地进行功能性的适当分区,要从强势、弱势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给弱势产业特别是承担一定生态保护功能的产业和地区以适当的补偿,制定出各地的发展重点,从整体上形成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格局。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理论工作者负有重要的使命

  记者:您认为,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或使命?

  赵:对理论工作者来说,理论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阁,一定要转化。第一个是要转化到教学上来,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注入到教学之中,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二个是要转化到宣传思想工作上来,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第三个是要转化到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上来。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也要应用到实践中去。广大人民群众不是不需要正确理论作指导,不是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指导理论是先进的,但这些先进理论成果一定要在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干部和群众把握,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没有先例,要靠自己探索,像小平同志讲的,“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实行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我们就要及时加以调整。如何调整?就需要理论工作者提出意见。改革是创新,当今世界最大的理论、制度和体制创新在中国,这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广阔天地,我们理论工作者要珍惜大好时机,为实现这些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大业做出应有的历史性的贡献。⑦6

  赵存生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市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5年来,曾主持过“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等重要课题,主编过《理论创新与21世纪中国》等多部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北京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过论文60余篇。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报记者白全贵

  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