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人情负担压死人 写书评、送书需要移风易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9:29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但是人情这个东西也会压死人。过于贴近的人与人关系,过于沉重的人情负担,只会消耗掉一个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把他弄得与其他人一模一样——从人情社会转向公共社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衷。而在我看来,身为舞文弄墨者最为辛苦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要给朋友写书评。所谓“要给”,是指别人布置的任务,有人或者是作者自己说,“这本书的书评请你写一下吧,”这种时刻我心就凉了。

  一来我私下阅读这本书的乐趣被剥夺了,我不能一边吃葡萄一边吐出葡萄皮那样去读了,我阅读时有暗藏的摄像镜头拍下出现在我头脑中的一切;二来我早已知道一件事情会有什么结局,这个书评肯定会写出来,肯定会发表为一个已知的结果而工作,完全提不起我工作的兴致。我喜欢写那样的文章:即不知道这篇文章自己是否有力量完成,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最终通向哪里。

  更为难受的,是那本书的作者(大多都认识)始终在暗中监视着我的工作。我的大多数朋友与我一样,都是做评论工作的,他们本身就是大评家,有关批评的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我要是说说那些无法还嘴的人还好,给这些本身伶牙俐齿的人写评论,他反过来又要掂量你,用批评的眼光审视你,这怎么受得了?

  比难受更进一步,几乎成为我个人心理障碍的是:到底我在为读者写作,还是为朋友写作?为读者写作意味着为不认识的人写作,尤其是在媒体上,那是在一个亮起来的公共舞台上,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接受来自各行各业人们的检验,所以要尽量做到客观公平,不偏不倚。过去的积分几乎不管用,每一篇文章都要从头做起,要从容不迫地摆事实讲道理,总之,就像争取选民一样,身段和语调都放得很低。

  但是为朋友写作,就不一样了。有人站在你的身后,并且知道可能会有十个人与你同时在写着同一本书的书评,那种感觉是仿佛自己是个“起哄的”,是加入一个大合唱,是捧星追月;调门基本上都是定好了的,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所谓批评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接受这样的任务,给我造成的沉重心理压力,使我忧郁症复发,后果严重。而构成我的心理的负担还在于,往往这恰恰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是需要重点推荐的。

  我知道一点中国文人的传统。那是在一个遥远的、交通不方便的年代,人们之间互相往来很少,信息稀缺,有一两个知音便觉得备感珍惜,于是你唱我和,接唱和应,乐在其中。古人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批评的概念,他们所写的东西不需要拿到公众面前接受检验,只是停留在少数几个心情同样寂寥的朋友之间,互相欣赏以及自我欣赏。他们在来往信件中,谈到对方的作品,不惜用上最高级别的赞美词。

  今天不一样了。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的大型社会,我们每天穿梭在完全不认识的人们当中,川流不息的信息没有将我们淹没就不错了。而我们所写的东西,首先是面对那些从未谋面的人们,那些来自五花八门三百六十行的高手,他们除了不会写作或者没有写作之外什么都会,个个心明眼亮,人人练达睿智。除非我们做到每次都是真刀真枪,用实力和真唱,否则我们将失去公信力。所以,不能轻易动笔,更不能看了一本书的前言和后记就动手去写书评。

  我这样说,是要得罪人了。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能够自由地工作,我已经牺牲了许多,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自由遐想的空间。我宁愿做些“讲贡献”的工作:比如经常在网上写那些分文不取的文章,有时候还是系列的;要不就是花大量时间翻译那些根本找不到出版社的东西。

  还有一件需要移风易俗的事情是——如果你喜欢一个人的书,那么就直接到书店的架子上买下它,这是对于对方的最大支持。据我所知,对于作者,没有比如此默默地支持更需要的了。所需花费也不多,区区十几元几十元,你完全能够承受得起。一定要作者送书,寄来寄去一来麻烦,二来不及时,第三,作者的书也是花钱从出版社买来的,他既然写了书,我国的稿费标准又不高,他即便出了书也不能算是大户,而如今社会开放,认识的人多得不胜其数,都要他掏钱买来一一亲自去送,这就对他构成压力了。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是她好的一面;但是人情这个东西也会压死人,过于贴近的人与人关系,过于沉重的人情负担,占据了一个人原本属于他的时间,只会消耗掉一个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把他弄得与其他人一模一样。从人情社会转向公共社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崔卫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