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决战》:国产军事“大片”标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9:39 新京报

  1991年八一厂推出《大决战》,《平津战役》导演韦廉谈幕后故事

  

《大决战》:国产军事“大片”标本

  《大决战》塑造的勇敢但并非没有恐惧、聪明但时而优柔寡断的林彪(右一)形象,被认为是影片的一个亮点。

  从1989年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了主旋律创作的又一个高潮时期,1989年有《开国大典》、《百色起义》,1990年有《焦裕禄》,1991年有《周恩来》、《开天辟地》……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当属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的三部六集《大决战》,可称为国产军事“大片”的标本。《大决战之平津战役》的首席导演韦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披露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国家订货”引人关注

  1986年我拍完自己独立执导的第二部戏《雷场相思树》后不久,八一厂接到军委的任务,开始筹拍反映“三大战役”的大型战争故事片。那时厂里的三位编剧赶写《大决战》的文学剧本已经“苦干”近两年,很快就要拿出来了。1987年9月上旬,导演班子正式确立,为了保证影片拍摄质量和速度,厂里决定由老导演,执导过《农奴》、《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等片的老导演李俊任总导演,其他三部影片各设一位首席导演,再根据拍摄的情况分组拍摄,《淮海战役》的首席导演是蔡继渭,《辽沈战役》的首席导演是杨光远,我负责最后一部《平津战役》。

  大家都知道这个影片要比一般的影片创作难度大、吃苦多而且周期长,况且关注这部片子创作的人很多,有的摇头,有的侧目,有的疑虑,关于拍摄这部“国家订货”的影片的议论,其实远超出一般电影创作的范围,涉及到很多的问题。

   史料也可以被创作

  在接到任务的一年里,各位导演的首要工作是查阅有关的回忆录、文献和文件,并拍摄有关历史人物、场景和遗址,采访了战役的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

  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我们曾经去采访一位老前辈,请他讲平津战役中的罗瑞卿,他向我们说道“罗瑞卿骑了一头骡子来了”,当时我们很奇怪,因为读这位首长的回忆录,书中明明是写着“罗瑞卿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忙问是怎么回事,结果说是因为“高头大马好看”。这就说明史料不完全是真实的,也可以被创作。

  其实历史题材的影片要“沉下去”,还要“跳出来”,这是什么意思?沉到历史中去,越深越好,因为这是源泉;但最后必须“跳出来”,不跳出来就没有发现,没有创造。所以我说,沉不下去对不起历史,跳不出来对不起艺术。

  挖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平津战役与另外两个战役不同的是,前两个战役是以打为主,一仗一仗打,一地一地夺,而“平津”是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二者互为制约,在情节的推动上就特别地注意对战略方针的全局把握。《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战斗我们打得很漂亮,用了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于是我们就用时间做文章,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开始是几小时,后来是一小时,最后精确到分钟。

   让林彪指点山海关

  仅仅去表现一城一池攻守得失是“军教片”的任务,《大决战》的重点还是表现人的。《平津战役》中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有一百二十多人,毛泽东和蒋介石是两个统帅部里的主要统帅,像傅作义、林彪、聂荣臻都是重要人物。

  《平津战役》原本有一个细节,林彪到达指挥部后,在地图上到处找山海关。我们在采访很多林彪当年的工作人员之后,感到这个细节不符合林彪的性格。因为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林彪对地图的熟悉是惊人的,他不上前沿,就是对着地图研究。

  后来我们把这段戏设计成林彪到达指挥部后,参谋人员正在往墙上拼接地图,右上角还空一块,林彪到地图前用棍子一指:部队从这里进关———山海关,参谋人员拼好地图,小棍指的地方果然就是山海关。我认为应当客观反映人物当时的真实面貌以及他的历史作用,不要因为后来发生变化就刻意拔高或者贬低,不要“造神”或者“造鬼”。

  缺乏拍“大片”的气魄和经验

  “大片”需要大制作来支撑,大制作是“大片”的保障。

  拍“大片”有时是国家的需要,它必须展现国家实力,所以要有国家的支持。这不是中国才有的,前苏联拍《解放》、《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合拍《虎、虎、虎》等都是国家参与投资的。《大决战》应当是个最明显的例子,虽然1949年后一直有人想拍这个题材,但是始终没有拍成,一直到国家支持了才可以投入,这样的片子没有国家投资是拍不了的。

  但是搞大制作并不代表挥霍浪费,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银幕上可听可见的地方,钱要舍得花又要节约花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拍片穷惯了,也浪费惯了。经济条件的限制,使我们不敢拍“大片”,即便打肿脸充胖子也搞得不伦不类的,直到有条件拍了,又因为缺乏拍“大片”的气魄和经验,不知如何去花这笔钱。所以挺矛盾的,电影生产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口述:韦廉(《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大转折》、《大战宁沪杭》、《北纬三八线》等片导演)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悦

  

《大决战》:国产军事“大片”标本

  拍摄《大决战》动用的军队数量创下了中国影史的纪录。

   ■“大片”报告

  ●拍摄《大决战》时,担任群众演员的士兵每人每日补助2元,后来拍摄《大转折》时,每人每日补助6元,钱少得可怜,一个人买一斤包子都不够。但如果拍摄一个万人场面,部队从驻地开拔到外景地一天,干部拍摄现场定位一天,实际拍摄一天,等样片一天,再加上返回驻地一天,共五天,不算后勤保障,光制作费就30万元,这个数目就相当可观了,这还是军委特批,地方厂就不止这个数目了。所以怎么制作如何花钱其实是“大片”把关的重要问题。

  (口述:韦廉)

  ●《开国大典》实际成本690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出资300万元和吉林省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长影是无法负担出资的。

  ●电影《周恩来》中周恩来的活动地点基本上是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西花厅、钓鱼台及305医院,为了影片的真实性,摄制组得到了专门的批准和支持,深入要地,完成拍摄任务。

  ●《大决战》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盛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万余人次。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共20几个军级单位,30几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累计达330余万人次。同时,还动用了大量的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达238人,其中主要演员50余人。

  (整理:张悦)

  ■电影笔记

  硬件比软件好

  曾经有几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部战争片在闪烁,看一看,咦,没有国产影片常有的“蓝色调”,就像美国片一样色彩红通通的;那些兵穿的衣服明显有做旧的痕迹,不像刚从道具工厂里批发出来的;而且也看不出日本鬼子开“解放”卡车、红军拿79式冲锋枪那样的道具错误。在疑惑了几次之后,我终于知道了,这是《大决战》!

  《大决战》拍了好几部,最近我又重温了第一部,而且据说是拍得最好的一部《辽沈战役》。看过之后真的叹服“重点工程”的力量,《辽沈战役》中确实有很多非常靠谱的地方,已经不存在的装备都尽量用能找到的老装备代替,看上去很舒服;那些用国产装甲车底盘打造的“谢尔曼”坦克在世界电影史上也堪称一绝。尤其是国民党高官乘坐的C-46运输机让我为之一振———在90年代居然还能让这种二战名机动起来,可见剧组下了很大的工夫。

  然而,《辽沈战役》的战争场面还是有相当的缺憾。

  虽然该片有财力、人力,场面拍得无比浩大,但可惜大而不细。片中有几处模仿了前苏联二战片喜欢的长镜头加镜头内蒙太奇的手法,然而学得不到位,没有达到既宏观又微观,既叙事又炫技的效果。虽然片中大的战略活动表现得还不错,然而每一场小的战斗却相当“流水”。

  其实解放军的部队从组织训练,到战术运用都很有特色,在《大决战》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而且像大多数的中国战争片一样,《大决战》中的普通士兵缺乏个性,所有的表现都是程式化的,比如用大嫂对小战士的关心体现“军民鱼水情”。

  《辽沈战役》最大的亮点是对林彪这个人物的塑造,这个人物最有血有肉,勇敢但并非没有恐惧,智慧但时而踌躇徘徊;同时这个人还颇富传奇性,做关键决策时吃黄豆的细节让人过目难忘。围绕着这个人物有好几处精彩段落,即使放在世界电影之林里也毫不逊色,比如林彪在火车上坐镇指挥时,对攻打锦州犹豫不决,而此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催促他要尽快拿下锦州。刘亚楼对林彪说:“问题是……”林彪大喊道:“问题是,只有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来吃1这时外面驶过一列火车,隆隆的声音中光影变幻,象征着林彪激烈的思想斗争。

  为什么林彪这个人物会成为亮点?理由很简单,因为塑造这个人物有挑战性。主创者不得不动很多脑子,既要表现这个人物能干的一面,又要表现出他的无限心机,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就出现在银幕上了。

  □刘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