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冰南移”好兆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10:5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北冰南移”好兆头(图)
  黑龙江选手张丹/张昊获得十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花样滑冰是全运会大家庭中一个非常“年轻”的项目,该项目在九运会时才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只设男单和女单两项,比赛地点设在北京。在十运会上,花样滑冰比赛增加了双人和冰舞两项,而且该赛事是首次在南方城市举办的冰上项目比赛,这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北冰南移”战略初步实现。通过4天的精彩角逐,十运会花样滑冰比赛共决出4枚金牌,除江苏队在冰舞为南方队首夺全运金牌外,其余三项的前3名几乎被黑龙江队和吉林队选手包揽,由于大部分南方城市目前仍然受场地限制,冰上项目发展缓慢,“北冰南移”战略启动时间相对较短,花样滑冰的“南移处女战”仍然是东北人尽情发挥的舞台。

  东北选手占尽优势

  参加十运会花样滑冰比赛的11个代表团一共73名运动员中就有38人来自黑龙江队,当中包括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组合申雪/赵宏博,不过由于赵宏博有伤在身,两人均缺席了本届比赛。但是两人的缺席并没有影响黑龙江队的成绩,在双人滑比赛中,黑龙江队另外两对选手张丹/张昊和庞清/佟健包揽了该项目的冠亚军。而在男子单人滑的比赛中,吉林队选手李成江摘得金牌,而获得第2名~第7名的选手“清一色”来自黑龙江。

  男子单人滑决赛和女子单人滑预赛阶段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记者从女子项目的出场次序表上发现,18个参赛队员中有11人来自黑龙江,在比赛现场的大屏幕下挂着一条十分醒目的红色标语“为黑龙江选手加油”,虽然场上还有一名来自江苏的东道主选手,但是南京的花样滑冰赛场更像是黑龙江队的主场。

  人才交流促进发展

  比赛间隙,记者走进了四川队的休息室,本想凭借标准的四川话和刚结束比赛的四川队选手聊聊天,没想到这位刚从冰场上走下来的小女孩说的竟然也是一口纯正的东北话。这名小队员告诉记者,她是吉林人,目前只有13岁的她是全场年纪最小的选手。这位小队员还说,有队友跟她一样,没有代表自己所在的省份参赛,比如获得女子单人滑季军的江苏选手许斌殊,她也是吉林人。记者从四川队的一位教练那里了解到,参加女子单人滑的18名选手其实都是东北人,她们不是来自黑龙江就是来自吉林,虽然目前代表不同的省份参加比赛,但是等比赛结束后,她们又会聚在一起。

  对于赛场上出现东北人众多的现象,本次比赛仲裁委员会的一位裁判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南方城市冰上项目开展还比较慢,无法组队参加比赛,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允许各地采用人才交流的方式,这一来可以使更多的年轻选手得到参加比赛的机会,同时也能提高该项目在当地的影响力,这也是推动南方城市冰上运动发展的一个捷径。一位黑龙江队的教练告诉记者,“北冰南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但是通过人才交流可以促进当地群众对冰上项目的认识。对于很多南方人来说,要想亲眼看到一场高水平的冰上项目的赛事的确不容易,因为场馆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限制。

  通过十运会,南京成为发展花样滑冰运动的第一个受益者。据悉,为了承办十运会花样滑冰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的这个冰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冰上场馆,该场馆耗资4.361亿元人民币,有13000个观众座位,这里还可以同时进行短道速滑和冰球项目的比赛。刚获得男子单人滑冠军的吉林队选手李成江告诉记者,这是他体验过的最棒的比赛场地,这里的硬件设施甚至超过加拿大和美国等冰上运动强国的比赛场馆,这是北方运动员没想到的。李成江还说,随着南方运动员在冰上运动中逐渐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北方人已经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但是他认为这种压力同时也是推动自己进步的动力。相信随着“北冰南移”计划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南方人将走进冰场,中国冰上运动也将得到发展。

  特派记者黄越滔 本报南京9月27日电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