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学校长访谈:种下“班亲会”的希望种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3:30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台北九月二十八日电 题:种下“班亲会”的希望种子 ——访台北县鹭江中学校长秦秀兰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赵江涛 在台北县鹭江中学干净整洁的图书室里,一位“管理员”正在忙碌着整理新到的教科书。“这是我们的学生家长,也是义工来帮忙。”秦秀兰校长的介绍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以前听说过岛内一些义工的故事,但家长到孩子就读的学校作义工还是头一次见到。 秦校长主编的《有效能学校的经营法宝——以班亲会共筑台湾的希望工程》,给了记者答案。 “班亲会”是各班级成立的有组织的家长服务团队,它鼓励家长们参与孩子的教学和校内活动,促使家长和班主任一起为孩子规划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秦秀兰在书中说,面对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的世界,学校无法自绝于社区和家长,也无法独自承担学生的学习绩效……因此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前瞻性教育理念,“亲、师、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学校教育品质的保证。 唯有把家长对孩子的自然关爱带进学校教育里,学校教育才会有活水源头。也唯有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转化成实际行动,学校教育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秦秀兰谈到更多的是“班亲会”在几所学校的实践推广。这也难怪,今年四十九岁却显得十分年轻的秦校长已有三十年的教龄了。从她常带微笑的温和面容上,我们知道,她一定是“班亲会”亲历亲为者。 在接受采访时,秦秀兰还特别强调,“班亲会”对学校教育的最大意义是:亲师理念的互动和实时的联络,并达成教育学生的共识,同时亲子创意空间的布置让校园生气盎然,休闲活动也让教学更多元化。 “我们现在正在搞一个‘班亲会’活动,就是留出学校最可爱的二十六个空间,由初一年级的二十六个班的家长学生一起来布置。现在准备,十月比赛,已经有设置好的了,好棒的创意噢!”谈起学校“班亲会”的活动,秦秀兰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上课比较单调,每个月月考后,家长老师组织全班同学逛植物园、科技馆,还可以在学校举行烤肉晚会……特别好玩的是,有一个学生家长经营了一家糕饼店,这个班的‘班亲会’组织学生到那里看怎样作糕饼,开拓了职业眼界。” “班亲会”活动的不断开展,让许多有时间的家长把来学校作义工当成了习惯。这个刚刚成立四年的新学校,从最初的十五个班增加到现在的七十一个班,三千多名在校学生。常常来帮忙的家长义工一百七十多个,平均每天十五个。 陈美惠就是这些家长义工之一,最初是陪病弱的孩子上学,如今孩子上初中三年级了,她也成为了学校的长期义工,作海报、作公文、买东西……学校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愿意帮忙。 学生们每天看到家长在学校和老师一起忙碌,即感受到了家长老师的爱,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苦心,同时也耳濡目染了义务奉献的精神,家长也可以全面了解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理解教师的辛苦,“班亲会”可谓一举多得。 正如秦秀兰所说,社区和家长对学校一直有一份敬重与期待,如何把这一份期待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力量是整体学校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责任。我们期待社区家长与学校教师成为教育真正的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