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普通士兵到著名作家——访军旅作家、省作协副主席苗长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02:54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海丞

  他出生于文学之家,其父是当代著名诗人,但却通过自身努力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军旅作家。苗长水,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军区创作室主任,代表作有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染坊之子》、《犁越芳冢》等。

  从士兵到作家

  1970年底,17岁的苗长水入伍,到某师高炮连当了一名普通士兵。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身逢“文革”动乱的苗长水没有读过多少书。当时他的父亲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姊妹5人全靠母亲工作养活。因此,参军前的苗长水经常吃不饱。“那时候,部队生活比城市要好得多,来到部队,真是感到很幸福”,苗长水笑着说,自己正长个,一顿饭能吃掉13个大包子或7个馒头。

  在连队中,苗长水阅读了一些逐步解禁的文学作品,并利用业余时间试着进行创作。作为一名尝试踏入文学殿堂的青年,此时苗长水的作品多是稚嫩的模仿之作。比如,他曾仿照刘真描写军民感情的《枣儿红了》创作了一篇小小说,描写自己的连队与驻地老乡的鱼水情,并向报社投了稿。投稿虽未被采用,但苗长水能写点东西,却在战友中传开了。

  1973年,有写作特长的苗长水被调入师报道组,其职责是为军区报纸写报道。在这里,苗长水接触到了更多的文艺作品,“比如伏尼契的《牛虻》,当时看后激动得白天黑夜睡不着觉。”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歌、散文。1979年,他调入军区前卫报社当编辑,文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1984年,经过推荐考核,30多岁的苗长水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成为该系第一期学生,同学包括莫言、李存葆等。在这里,苗长水得以接触前沿的先锋文学理论,经过系统的学习,他的创作从质朴走向成熟。

  从沂蒙来,到沂蒙去

  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后,苗长水回到了老家临沂。1987年,他创作的中篇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第4期上,并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并荣获中国作协颁发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后,《染坊之子》、《犁越芳冢》等作品也广受好评。这些反映沂蒙山与沂蒙人的作品奠定了苗长水在文坛的地位。

  苗长水在老家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他走出去又回来,童年的记忆与成年后重归故里的感受融合在一起,使他的创作有了与别人不同的视角——着重刻画沂蒙山区的人性与文化性。“过去写沂蒙山区的作品很多,像《红嫂》、《红日》等,写得都很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些作品由于受时代限制,都是纯粹的写革命战争,对人性、文化性则关注不够。”苗长水的小说依托于革命战争的大背景,着重表现在这个大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

  提起沂蒙老区,一般人都认为那里贫穷落后。苗长水说这是人们的误解。他说沂蒙山历史上并不落后,只是近代以来战乱频仍,才造成了现在的贫困,这里其实是一个文明积淀深厚的地方,自己的创作从中吸收了众多的养分。

  充满亲情的创作历程

  苗长水的父亲是著名诗人苗得雨,谈起父亲对自己的影响,苗长水说小时候父亲对他的管教并不是很多,并没有刻意要求他走文学道路。后来苗长水到了部队,父亲倒是鼓励他经常写点东西。“那时候,遇到问题就经常向父亲请教。他对我走向文学创作之路有很大影响。”

  苗长水创作沂蒙山系列作品时,父母以及家人对他的帮助尤为重要。“我父母那里有很多(关于沂蒙山的)别人没有的素材。”苗长水举例说:“当年,我爷爷与父亲参军离开家乡,按人们一般的想象,家里人应该是高兴、激动的送别亲人。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年我奶奶送走了丈夫与儿子后,在地里干活,边干边哭,哭了整整一天。我知道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撼,这种真实的故事是很难通过采访获得的。”苗长水把这些从父母家人那里获取的,源于长期生活积累的素材融入到作品中,不仅极大提升了作品的真实性,更使作品充满亲情与乡土气息。

  最新长篇即将出炉

  采访最后,苗长水透露,他历时3年多创作的长篇小说《虎连》(暂定名)即将发表。该小说描写了解放军某王牌师的“现在时”故事。该师是解放战争后期从地方部队整编而成的,由于资历浅,只有通过英勇战斗来证明自己,最终打出了“小老虎”部队的名气。建国后该师几乎参加了所有的自卫战争,并都担任主力。小说通过着力刻画该师一支英雄连队,反映了该部队在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大环境下,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小说长达50万字,将在《十月》上刊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