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佐利克演讲―― 中美关系的利好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05:00 中国青年报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上周在纽约发表了题为“中国往何处去”的演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佐利克的讲话要向中国及国际社会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中美关系今后要往何处去,已成为华盛顿乃至各国首都的热门话题。

  佐利克是中美间业已开始的战略对话的美方代表,可谓是布什政府直接处理对华事务的第一人。曾服务于老布什的他无疑深受布什总统的信赖,没有人怀疑佐利克的“纽约讲话

”得到了布什总统本人的首肯,所以说,他的讲话应该是一个能够反映布什对华政策思路的重要宣示。

  佐利克的政策宣示演讲,在内容上有不少新说法值得玩味,显示出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有一些新思考和新思路。

  美国开始认为,中国是一个维持现存国际体系的“现状大国”(statusquopower),而不是试图改变现行国际体系的“修正主义大国”(revisionistpower),这是美国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佐利克说,“中国不认为自己的前途取决于废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秩序,中国领导人认定,他们的成功依赖于与当代世界的结合”,这一点对美国是“最重要的”。

  中国不是前苏联,以冷战方式来对付中国已不合适宜。佐利克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今天的中国绝非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苏联,他从中国在对美国、民主和市场经济等重要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来说明中国与前苏联的不同。佐利克似乎是试图以此化解中国有关“美国要遏制中国崛起”的疑虑。

  美国寻求与中国的广泛合作符合美国利益。佐利克说:“请想象一下我们在今后年代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利用伊斯兰教的恐怖主义和极端分子、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贫困、疾病,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与中国进行合作或不和,哪一种情况能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或更不容易得到解决?”佐利克以做选择题的方式来说明,美国需要选择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

  佐利克最后提出了调整美对华政策建议,他明确指出:美国的未来对华政策,已不仅仅是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问题,而是要“促使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并共同维护和加强现存的国际体系。

  近一年来,中国的崛起引发了美国内对华政策的大辩论,美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不同甚至矛盾的声音,布什政府内部也存在明显分歧。佐利克的演讲则清晰地表达了布什政府主流认识,即中国是可以合作和需要合作的大国。对于今后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利好信号。

  作者:翁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