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湛江做足农村文化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05:1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湛江9月29日电 记者吴齐强报道:9月下旬,广东省湛江市举办首届红土文化艺术节,3000多名演员演出,10多万市民观看了大巡游和节目表演。2003年底,广东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先进文化建设主旋律,组织健康文化节、挖掘特色文化村、构建便民文化室,把文化工作做到最需要文化的地方。今年以来,湛江市有关单位纷纷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组织农民文化节、农民运动会,建设农村“文化铺仔”、流动图书馆、博物馆等。

  湛江市以文化节、文化村、文化室为载体,通过改造传统节日,让农民自娱自乐,自我教育,激发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使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的享受者和建设者。同时,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科普意识、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农村。

  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告诉记者,湛江开展文化进村工作,不搞一刀切。有文化特色的村庄,开展特色文化村建设;有条件的村建高标准文化室,没条件的村建便民读书室;提倡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

  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引导下,湛江农民自发组织活动,自编自演节目。其中,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球类比赛、时装表演,又有传统特色浓郁的醒狮武术表演、雷剧演出等。

  挖掘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湛江组织专家“把脉”,对貔貅、陶鼓等民间艺术的传统套路、服装、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如今,湛江乡村文化名声大振。遂溪醒狮队获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山西)金奖,梅录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遂溪县获得“中国醒狮艺术之乡”称号,雷州市潮溪村、东林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30日 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