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天安门广场今年节俭摆花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1:12 北京日报

  “快来,快来呀,咱们在这儿留个影,今年花坛摆得多好看呀!”昨天上午,细雨霏霏,天安门广场刚刚布置好的花坛吸引了过往人的目光。

  小桥流水,假山叠翠,花团锦簇,芭蕉成林……雨中的广场,闪光灯频频闪亮,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今年的广场花摆得怎么样,效果不错吧!”未等提问,广场摆花副总指挥张兰年便介绍开了,“很多人不知道,今年广场摆花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动了不少脑子,作了不少节俭的文章,效果同样不错。”

  就近取材

  盆栽大树省钱五成

  广场西侧安徽民居景观前,几株高大的盆栽榕树、夹竹桃长得分外茂盛,叶子衬着雨滴,清爽油亮。

  “这个地方根据原来的设计方案要从南方买70棵香樟树。香樟树的价格、运输成本和养护成本都很高,为了省钱,我们找来一些叶形相似的植物如榕树、夹竹桃等代替。你看,观赏效果不仅没有打折扣,而且植物种类多了,反而丰富了景观。”少花钱、多办事让张兰年很是得意。

  记者了解到,广场上有很多五六米高的大型植物,这些植物一盆大都在5000元到一万元之间,运输成本也很高,一车只能运一到两棵大型植物,一次的运费就是3000元以上。往年天安门摆花从南方购买大型盆栽植物要花费20万—30万元,今年多用本地树种代替南方花木,只花了不到10万元,节省了一半多。

  在一棵6米多高的不知名植物下,张兰年拨开花丛,记者看到,如此高大的一株植物竟然是种在一个大花盆里。

  “今年广场上七成的大型植物都是盆栽的,包括一些油松。”张兰年说,多用盆栽植物也是省钱之道。

  大型植物移植成活率低,以前广场摆花只有极个别的几种大型植物可以盆栽,多数需要移植,但每移植一次,就会死一批树,第二年再摆花时就需要重新购买。如今随着园林技术的提高,今年70%的大型植物实现了盆栽,明年还能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它们的英姿。

  金光菊、白茅、细叶芒,这些小型草本花卉是广场上的主力军。这些都是一年生植物,不能重复利用,但工作人员表示,国庆结束后会把花土回收,用于其它苗圃的土壤改造。

  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花土,工作人员说,每一小盆都是人工配制的,成本5毛钱,广场上30万盆就是15万元,这部分资源也是绝对不能浪费的。

  “今年摆花成本与往年比肯定是下降了,但下降多少,目前还不能最后确定,因为如果遇上特殊天气,广场的花有的就要撤换,这会增加部分成本。”张兰年说。

  科技节能

  勾边灯少用电3万度

  “闺女,你看这灯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今年的灯会变色了。”家住王府井的孙先生每年都带女儿来天安门赏花看灯。

  恰好站在旁边的张兰年给这对父女揭开了灯变色的谜底:“这种用在图案边上的勾边灯是一种节能新产品,叫LED灯,与原来的可塑霓虹灯相比,亮度更高,色彩还可以变化。”

  这种LED灯更大的好处是可以为天安门广场省电3万度。张兰年算了一笔账:天安门广场每年使用勾边灯4000米左右,以前用的是可塑霓虹灯,一小时总共耗电1000千瓦,这种LED灯,一小时耗电200—300千瓦。以每天开灯3小时,国庆期间开灯15天计算,共节电31500度。这种LED灯今年全部替换了耗能高的可塑霓虹灯。

  厉行节水

  喷泉滴灌保住清流300吨

  水是园林的灵魂。广场摆花每年都要有喷泉。“以前25米高的喷泉溅出来的水会在这里形成两股水流,蒸发量可观。”在市园林局,记者看到往年广场花坛的照片,照片上水迹清晰可见。

  “今年这种浪费将最大限度减少,节水的主要功臣就是这一圈12厘米的围挡和这两个水泵。”张兰年介绍。

  喷泉花坛东西两侧的水泵是今年的新事物。溅起的水花被围挡拦住后,水泵将把水抽回用于浇花。仅此一项,今年天安门广场每天能回收水20吨。以国庆期间喷泉开放15天计算,共能节水300吨。

  “虽然节水量不是很大,但只要是能够节水,我们就要尽量去做。”就连用于浇花的小小滴灌喷头,技术人员也费尽了心思,“以前滴灌喷头出水量大,一个喷头一小时用水10升,其实大部分水并没有被植物吸收,今年技术改进了,一个喷头一小时只用水0.5升。”

  “我们在有些地方省钱,在有些地方却多花了钱,这次多花钱是为了以后少花钱。”张兰年说,今年广场东侧中国英奥运口号等奥运造型骨架,用的都是好钢,为的是今后两三年可以多次使用。“万众一心”花坛的骨架也作好长期使用的准备。

  天安门国庆摆花是全国瞩目的工程,资金保障在多数人眼里是没有问题的,但设计施工人员千方百计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给人留下的印象比眼前的奇花异草更加深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利用每一点滴的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点在北京的建设者身上体现了出来。念及此,便越发觉得今年广场的鲜花更加艳丽。本报记者方芳本报记者孙戉摄

  网络编辑:李亚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