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港消委提醒内地游客冷静对待港式消费文化差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1:14 人民网

  人民网香港9月30日电外出用膳要付“加一”小费、自携海鲜找食肆代煮需付油料费用、甚至购买的产品是“水货”等情况,在本港都十分普遍,但对于内地游客而言,可能感到难以接受。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消委会投诉及咨询部首席主任陈永佳表示,过去收到一些有关文化差异的投诉,“十.一”黄金周前夕,他提醒内地旅客,内地与香港纵同文同种,但某些习惯与文化仍有较大差异,如消费时遇上难明情况应先冷静了解,免因误会而扫兴。

  陈永佳提醒内地旅客,在光顾香港食肆后,如发现帐单被收取“加一”(加百分之十)服务费时,并不需感到意外,“内地一般只有大酒店或高级食肆才收‘加一’,故旅客初来港时或感不惯”。他解释,收取“加一”服务费于本港餐饮业界十分普遍,建议旅客如感食肆的食物及服务态度物有所值,就不用太介怀加收的服务费,反之如遇招待不周或食物质素欠佳,则应实时向食肆反映,如未获公平对待,则可向消委会作出投诉。

  两地钻石净度标示不同

  至于在香港西贡、鲤鱼门及流浮山等地享有出名的海鲜宴,陈永佳就提醒:内地旅客如果自购海鲜找食肆代煮,需注意售卖海鲜的店铺是否与食肆联营,如不是的话,旅客将需另付油料费,他又提醒旅客“每间店铺的油料费计算方式不同,有的以人头计、有的以菜式数量计,故要小心衡量”。

  另外,不少内地旅客来港都会购买钻饰,陈永佳提醒旅客,由于内地与香港常用的钻石净度标示方式不同,消委会过去曾接获内地旅客投诉在本港购买的钻石戒指,被内地专家鉴证后发现参考净度不符,故建议旅客如有怀疑可实时向消委会查询,并由本港专家检验以确定钻石净度。

  说到“水货”,陈永佳笑称由于内地假货充斥,故旅客听到“水货”时即会联想到假货而拒绝购买,“香港常见的‘水货’其实并非假货,只是非经总代理入口,没有总代理的维修服务,但都是原装的”;而只要是原厂出产,其品质亦有一定保证,旅客不必对“水货”有太过负面的印象。

  多经消委会解释后撤投诉

  陈永佳承认,消委会时有接获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投诉,但在比例上并不算多,“文化不同有误会都正常,正因为他们不明白所以才需要我们调解”,他续称,“旅客如感不满即向我们投诉其实是好事,那代表他们都知道自己权益”,一般内地旅客在经过消委会解释后,都会谅解本港情况并撤销投诉,他有信心两地文化差异,并不会影响本港在内地旅客心中“购物天堂”的地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