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浅论手机短信的传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1:17 人民网

  当时间的脚步迈入2003年,在中国旧历大年初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几大门户网站的短信新闻便抢在了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所有传统媒体的前面向公众通报了这一爆炸性新闻。从这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手机短信正扮演着媒体的角色,肩负着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更快捷更广泛的传播使命。于是有人惊呼:短信正成为继“第四媒体”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这种结论并非没有道理,从单纯的传播意义上讲,每年都在剧增的手机用户和发送短信数量甚至让其他媒体汗颜,而这一点正是构成一极媒体所必须具备的。2004年,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3.3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超过2177亿条;2005年春节7天长假手机短信发送量突破100亿条……从媒体传播角度来看,手机短信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同样是惊人的。福州市政府曾在防抗台风“海棠”中动用政府名义发送100多万条公益短信,提醒居民注意防范;广东省作协曾向社会力推广东文学院第二界签约作家千夫长创作的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谋求通过手机短信的大众的、平民的、通用的载体及其传播方式,实现对现有读者市场的冲击和震荡……

  无疑,很多事实决定手机短信成为一种被公众广泛接受的沟通方式,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成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利器——通过文字交流天生就有一种语音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手机以无以伦比的便携性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交流,使网络及时聊天工具望尘莫及;手机短信简单的单向按条收费模式以及运营商、服务商技术上的更新保持了短信传播的个性强、可定制、可保存、可重放、关机不丢失信息的优势……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虽然全新的电子媒介的发展为变革人类的传播活动、为改造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上的可能性,但手机短信的广泛传播同样存在着让人焦灼潜在危机,应当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在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把关人”的情况下,信息内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有可能将导致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变异和不可控制。无论图象、声音、还是数据,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传播者都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天生具有的私有性、隐蔽性进行无限制、无控制的“自由”传播。特别是当有人掌握了短信群发技术之后,信息内容的价值取向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就显得尤为突出。“非典”期间就有人利用手机短信传播一些迷信、谣言,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范围里,传播的速度与数量都是惊人的,这一点在当时就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与之相类似的,黑色幽默在我们的短信生活里同样大行其道,加之诈骗、色情短信的横行,在传统媒体之外,受传者与传播者似乎都寻找到了自我话语权的最终表达方式,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社会局部骚乱、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就不难理解。相对于网络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把关人”的事实,手机短信的优势在于受传者可以是很确定的对象和群体,能够在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实现无缝覆盖,并且其有效到达率是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尽管由于技术的限制,手机短信依然无法达到传统媒体信息所要表达的广度、深度和多样性,但他对公众的影响范围上却超越了其他媒体。因此,如何使手机短信在内容上有效地服务于受众,不仅是商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更应是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在传播学角度看,也关涉到整个社会价值的总取向。还好,广电总局曾在今年五月份向全国广电系统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对有奖竞猜节目的收费形式、内容、额次、奖金额度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些不易以短信形式竞猜事件的发生。在目前我国缺乏短信产业法律法规监管的前提下,出台这样一个法规是巨大的进步。因为仅从社会伦理与道德方面谋求短信的健康合法,或者文明、高尚格调是不现实的。除却这种他律的形式,在手机短信运营与传播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对自律的宣传,开展抵制黄色、庸俗短信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通信方式,并作为加强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应当加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在收到、受到不良短信骚扰、影响时,个人应当有责任和义务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尤其对那些靠编黄色、庸俗、欺骗性短信赢利的网站和个人,应予以严厉打击,从而在根本上堵住不文明、不健康短信的源头。

  其次,手机短信的功能越趋向于纯娱乐形式,其引发的后果便越严重。无容置疑,手机短信已在其经济功能的引导之下,越来越趋向纯娱乐方向的发展。因为私人之间的短信通信在媒体传播意义上并不存在研究的价值。看看SP向终端用户提供的信息就会发现,这种发散式的传播模式旨在挑逗受众的猎奇、求鲜、娱乐和表达自我等最低级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手机运营商和SP利益的最大化;还有一种常见形式是汇集式传播模式,就是以手机运营商、短信平台服务商、大众媒体和手机用户的组合,手机用户通过编发短信平台参与到媒体互动当中,受众与媒体内容通过手机短信形成互动,而手机运营商、平台提供服务商和媒体都可以从这一组合中分得一杯羹。这种模式同样以娱乐或实现用户的“自由权利”为卖点,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手机短信本身具有“求快求简”的特点,因此在互动过程中就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自主意识的释放,在深度和话语权的表达上都必然地流于形式与肤浅。和这种现象相似的,有一位专家曾发出过这样的警告:现在的孩子们常常用简单的单音节词交流,只会叽里咕噜,这将明显影响他们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担心放之于手机短信的研究也许只是杞人忧天,但专家的警告也在提醒我们,现代技术改变我们的个人生活模式,亦改变社会思维方式,随着短信传播意义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强势力量运作下的不自觉但自愿的应用行为,人们高级层面语言表达能力必然会日渐丧失,人与人的交流也必将受到强势力量的影响而渐渐走向预制囹圄。

  最后,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媒体资源,其公共性与公益性应当受到重视。诚如第二点所说,在经济势力的影响之下,这种资源在公共性与公益性上并没有尽到一极媒体所必要的责任与义务。如果在现有传播模式下,我们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只体现在少量的提醒、问候的范围内,这必将使新兴媒体资源重复严重浪费的事实。不单是这样,公共性与公益性一旦发挥作用,正如“沉默的螺旋”所表达的理念一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会在舆论诞生之后发芽成长。

  手机短信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在以全新的速度、姿态占领着传播的阵地,在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的今天,其发展前景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如何监控和合理利用,在传播学领域内应当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怎样认识到这种全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加以利用,如何认识到这种全新媒体所存在的危机加以防范,应当是我们热爱传播学、关心民生者必然关注和必须解决的话题。(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需 要 一 个 2000 兆 的 免 费 邮 箱 吗 ?网易免费邮箱是中国最多人使用的电子邮箱。

  作者:王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