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什么受骗的总是我们的父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5:51 滇池晨报

  生活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的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展示他们的生活原貌和生存状态,剖析各色人群在社会转型时期观念的跌宕交织,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和思想撞击,是媒体的使命所在,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所在。今天,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我们的父辈——我们身边的老年人。我们希望,所有看过这篇调查报道的子女们,都能够想起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天,你们过得还好吗?”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底,云南省共有60岁以上老人450多万,在全省4380万人口中所占比例已达到10.27%;其中,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而在一年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4亿,占总人口的10.98%。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云南省老年人将增加到650万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云南省副省长、省老龄委主任李汉柏认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长寿人口的增多,从一方面讲,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从另一方面讲,人口迅速老龄化和高龄化,将使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我们的父母,他们从最艰难的时代打拼过来,经历过太多磨难和坎坷。在社会财富相对富裕的今天,这个正在不断壮大的群体本来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更大的关注。

  最近几年来,关于老人受骗的新闻不断见诸各新闻媒体,受骗的人越来越多,老人受骗的金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老人受骗已经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从路遇真真假假的乞丐、求助,一不小心被骗个三两元钱,到“贪图便宜”购买假货损失成千上万元,甚至“盲目投资”被骗几十上百万元……老人,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中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群。

  当林林总总的专门针对老人的骗局被一个个揭开之后,作为子女的我们,在痛心于老人们的轻信之余,或许更应该问问自己:是什么让这些原本并不高明的骗术在我们的父母身上屡试不爽?为什么受骗的总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屡屡受骗

  “由于历史及生长环境等原因,经历过解放前生活的老年人对国家、对社会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说带有一定感恩的色彩。一旦有人利用了他们这种情感,以各种方式对老人实施诈骗时,他们是无力防范的。这不能简单地归罪于他们的轻信,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及他们所受的教育令他们无法应对现今社会的复杂局面。”云南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王建新这样分析当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老年人被骗的现象。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类型的集资活动曾风靡中国大地,数以亿计的国人、特别是老年人以高度的热情将自己乃至全家的所有积蓄投入到各种由企业或团体组织的集资活动中,吸引他们的是高出银行存款利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巨额利率”回报。而许多吸纳集资款的组织者到最后要么因无法兑现回报而崩盘、要么就干脆在骗取巨额集资款后卷款消失……

  一位老干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离休,离休之初他靠着每月在当时不算低的离休金,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加上他平时比较节俭,每月还能有点余钱作为积蓄。然而自从1994年开始,平静的生活却因为一件怎么也预想不到的事给搅乱了。

  1992年,我省有3家公司通过某协会进行动员,在协会下设60个分会的11000多名离退休会员中开展社会集资活动。出于对协会的信任,加之18%-30%的高额利率回报的诱惑,到1994年,集资活动在昆明各单位离退休人员中蔓延开来。也就是这一年,上面提到的那位离休老干部在参加过协会组织的动员会后,决定将这些年省吃俭用省下来的9.3万元积蓄拿出来参加集资。1995年8月,国家各有关部门多次明令禁止非法集资活动,但这3家公司始终没有停止集资的非法活动。直到1999年,3家公司之一的某公司法人代表神秘失踪才引起人们的警觉。骗局也呈现在了参与集资的数千名离退休老人面前。

  据有关数据显示,参与上述3家公司集资的人员80%以上是离退休人员,而其中担任过各级领导职务的占了总人数约1/3;4005户集资者中最低集资1000多元,最高的一家人四处借款筹资近100万元。3家公司集资总额已达1亿元人民币(本息滚动合计),其中至今还有7955万元集资款无法追回。

  近年来,出现在社会上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屡见不鲜,有的是直接在街头与老人搭讪、套近乎,再趁老人不备或“偷梁换柱”或“花言巧语”对老人实施诈骗;有的或上门或在街头巷尾摆摊,甚至在各种媒体上频繁刊登广告,推销假冒伪劣的“保健药品”或“保健器材”;有的利用老人的热心肠、戒备心弱的特点,先与之交往,待取得信任后以各种手段实施诈骗。诈骗手法可谓包罗万象,令人防不胜防……

  苏忠 高明 赵岗(滇池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