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一个“不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5:51 滇池晨报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丁肇中先生为人处事如何“奇”与“怪”,其中讲他在回答别人的学术提问时,常常会听到“不知道”的答复。对于一位享誉全球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来说,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比如,丁肇中在南京一所大学作报告时,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看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再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回答又是不知道。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时,他也曾几次说了“不知道”,以致在一些高层次专题学术交流会上,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他都坦言不知道。

  丁肇中真可谓卓尔不群。按理说,已经是物理学界大师级的科学家,面对一些并非高深或刁钻的问题,他不至于答不上来,并且可以有多种体面的方式应付。可丁肇中总是那样坦直,没有装腔作势,敷衍搪塞,因为他始终信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信条,显示出一位科学家可贵的求实精神和令人感佩的品格。正因为受到他的这种高尚人格的感染,尽管得到的是不知道的答复,在场的听众却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今时代,各类明星、名人和公众人物频频亮相,成为传媒和社会的一大焦点,与之交流互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当中,他们的各种镜头和各式表现应有尽有:满腹经纶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循循善诱,出语不凡幽默风趣,矫揉造作惺惺作态,庸俗无知洋相百出……至于观众和听众,如果运气好尚能获取裨益,倘若运气差,枉费时间精力不说,还会稀里糊涂被人愚弄。由此还想到另一种让人忧虑的现象,那就是某些领导干部的不良表现。比如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不注意分寸,有失身份和体统;不注重调研咨询,为显示权威和高明在决策时随意拍板造成工作失误;遇到问题缺乏深入考虑,言行不当导致工作被动;更有甚者,心口不一,欺上瞒下,在党纪国法面前明知故犯,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当然,也还有思想观念落后,平庸低能,得过且过,干什么都“不知道”的;有见风使舵,回避矛盾,明哲保身,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些行为和表现,当然是绝不允许、也是实难容忍的。

  学海无边,知也无涯。有所知但不恃不骄,知不足而奋发上进,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选择。不管是什么角色,荣耀往往只是暂时的,虚假更是经不住检验。多一些诚实的“不知道”,少一些变态的“不知道”,我们才能真正进入“是知也”的境界,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

  (滇池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