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康复结巴免费救治口吃者(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1日10:4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康复结巴免费救治口吃者(组图)
王庆

康复结巴免费救治口吃者(组图)
文/记者陈楠王飞实习生李冬刘春图/记者陈楠王飞

  王庆,浙江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因小时候模仿口吃者说话患上口吃。因为口吃,他几年不敢回家,在电话里想叫声“妈妈”,却因为说不出来而泪流满面。他咨询过,失败;他治疗过,还是失败……最终自强不息的他自己战胜了口吃。如今,他面对社会,面对患者,打出了免费治疗口吃的旗帜,在西安默默地努力着……

  自救篇

  王庆因小时候模仿口吃者说话而患上口吃。后来渐渐地不敢跟别人说话,自卑和恐惧心理日益严重。他中学毕业后当了体育老师,后来辞职去创业。他工作的地方离家只有30公里,但是他平时却很少回家。他不是不想回家,不是没有时间回家,也不是没钱回家,而是没有勇气回家。因为逢年过节见到亲戚朋友不能流利地说话,他觉得很丢人。

  2002年家里装了电话,他一直没有勇气给家里打电话,为了给家里打个电话,他把自己要说的话整整练了一个月,可是当拨通了电话,传来妈妈亲切的声音“喂?”时,他练了那么长时间的“妈”字却始终叫不出来,电话的另一边感觉到了这边的呼吸,王庆的妈妈说:“庆,是你吗?过年回家吗?回来吧。”他默默地哭了。后来王庆的朋友知道这事,就骂他:“你还是人吗?连这点话都说不出来!算什么孝子!”

  王庆今年才三十岁,可是他头顶的头发已经掉光了,用他自嘲的话说就是前面的头发“提前退休”了。一想到自己说不出话,连个3岁的孩子都不如,王庆就痛苦不堪,他长年不与人交往,闲暇时间自己一人总闷在家里,吃饭不注意营养,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头发当然就提前退休了。

  后来王庆听朋友说西安有一个人治疗口吃特别拿手,就放弃了自己在家乡每年几十万的生意,带着部分员工来到西安,边治疗口吃边工作。可是后来的结果让他很失望,他发现学员的口吃并没有得到矫正。在他看来,除了父母,治疗口吃就是最大的事了。他这些年也上了不少的口吃矫正班,也认识了不少和他一起治疗的“吃友”,发现治疗口吃的人十个中有九个都是骗子。上帝没有给口吃患者创造出救星,口吃患者必须自救。于是他和几个吃友总结以前矫正口吃得来的经验,加上心理治疗,王庆终于在2004年治好了自己的口吃。在自己享受快乐的同时,王庆没忘记还挣扎在口吃痛苦里的病友们,他编写了教材,在西安建立了一个免费的口吃矫正班,并且在网上发出通知,现在已经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吃友在接受免费治疗。

  拯救篇

  记者来到西辛庄王庆授课的地方,他正在教室里给来自重庆、天台等城市的9个口吃病患者上课,患者们都在认真地听讲,记笔记。王庆让他们念“失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这一段。他告诉大家一起念,语速要缓慢,以词语为单位断开句子念。在大家念完之后,记者采访了几个学员。

  当记者问来自重庆的一个姓刘的学员最近有没有提高时,他的脸立即就红了,眼睛看着书,想说话,可是嘴在一直发抖,一个字也说不出,双手揉着书,身体也抖了起来。王庆告诉记者,口吃就是这样,越想说就越急,越急就越说不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把语速放缓,慢慢说。

  另一个来自重庆的学员赵某今年大四毕业,学土木的,五六岁时用左手吃饭,但父母强制他用右手,他就逐渐形成了心理障碍,又发展为语言障碍。他在网上看到王庆的通知就前来治疗了,目前感觉效果很不错。

  课间休息时记者来到另一间房子,里面有床和书,是给学员免费住宿和阅读的。这些学员彼此有着共同感受,大家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练习把话说好,克服口吃的毛病。

  方法篇

  为了使口吃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口吃矫正过来,王庆先生把矫正过程分为去除心理障碍、重塑自我训练、成功人生训练三个阶段。

  心理障碍是导致口吃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口吃,重在去除心理障碍。口吃患者最大的心理障碍是恐惧和自卑,他们害怕说话、害怕口吃、害怕被人笑话。由于恐惧,自卑也随之而来。口吃者害怕将自己的口吃暴露在大家面前,连电话都不敢打,更不用说在人多的地方讲话了。所以第一阶段要进行突破性的训练,释放自己自卑的心理。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去做自己所恐惧的事情,所以王庆认为口吃者应该到人多的地方去,慢慢地与别人交谈,或者硬着头皮在公共场合演讲,这些对消除恐惧和自卑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这一阶段中也少不了示范性的训练,喊口号,大声读,吊嗓子都是好办法。此外体育锻炼必不可少,一天做至少80个俯卧撑,会缓解很多自身压力。

  第二阶段是重塑自我训练,一般的口吃者都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兴趣面狭窄,但是他们内心却相当丰富,特别渴望与人交流,得到别人的理解,这种既想交流又封闭自我的做法使他们内心极其压抑和痛苦,这一阶段的训练其实就是用疏泄的方法让口吃者被压抑的思想和情绪得以释放,使它们不再阻碍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而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因此,口吃者应该改变自己以前封闭的生活习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多参加集体活动,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渴望。只有性格变得外向、积极了,面临的问题才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成功人生的训练是最后一个阶段,经过前两阶段的训练,口吃者已经不再害怕自己口吃有多么难堪了。不仅口吃有了很大的矫正,而且也有了常人的勇气和信心,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敢于面对困难,尝试挑战接受新事物了。所以在做后一阶段训练时重要的就是提升自我气质,因为在第二阶段急躁、拘谨、自卑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平时只要注意说话的速度不要太快,最好要面带微笑地与人谈话,做到了这一点,不仅自己的紧张情绪可以消除,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信心。话说好了,气质有了,口吃也就销声匿迹了。

  提示篇

  在长时间对自身及他人口吃病的矫正与研究过程中,王庆先生提出了很多防止口吃的建议,特别是对那些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

  口吃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的口吃患者都是后天模仿而导致的。对于已经患有口吃的人,最好先从自身心理、性格方面入手,从而改正口吃的毛病。很多患者见到别人口齿伶俐,就失去信心,这个时候应该多想想自己的

  优势,坚持自我,认真说话,也会博得大家的喜欢。而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对说话影响也很大,因此口吃患者应该树立一种心理暗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这样就能抛弃紧张的情绪而畅所欲言。另外很多人好表现,但往往得不到大家的欢迎而导致自我封闭,这些人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注重表达效果。同时,对于口吃病患者,在他们自己努力矫正的同时,周围的人们都应给予关心和帮助,以便使口吃患者尽快得到语言的新生。

  对于患有口吃的小孩,家长要耐心对待。孩子说话口吃时,切忌厉声责骂,要鼓励孩子慢慢讲话,把话说清楚,改变他口吃的语言习惯。家长还要教孩子唱歌、讲故事,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孩子说话。在矫正过程中消除孩子的紧张感。相信经过孩子和家长双方有效的努力,口吃会被纠正过来的。

  而对于还没有患口吃的孩子来说,家长更应该认真管好,防止口吃病的发生。首先不要让孩子模仿口吃的人说话。家长与孩子说话时,速度最好慢一些,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让孩子减少对语言的恐惧和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背诵难以理解的诗词和文章,避免造成精神紧张。还应鼓励孩子和父母及周围的人们多交往。如果孩子说话出现不连贯、不流利的时候,不必过分介意,更不可申斥或取笑他,避免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并造成精神紧张。

  王庆还特意提到一点,现在有不少人还存在口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口吃无法治愈、害怕被人嘲笑而不及时就医等认识上的误区。经过他自己的研究及权威机关的研究表明,儿童期以后,很少有患者能在不治疗情况下克服口吃,口吃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在治疗前等待的时间越长,患者口吃的程度将越严重。而经过专业机构专业医师的治疗,口吃是很有可能被彻底攻克的。

  反思篇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话或说话不流畅的征状。每年的10月22日是国际口吃日,然而对此却鲜有人知。相比国际高血压病日、国际糖尿病日街上火爆的义诊场面,国际口吃日更显得异常冷清。长久以来,由于口吃的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理也较为复杂,导致对其的治疗还是一个盲区,不仅患者的治疗意识薄弱,不少医务人员对此也缺乏关注。

  据了解,我国有1300多万人患有口吃。其中,儿童口吃的患病率为5%左右,青少年的患病率为2%左右,7岁组儿童的患病率最高;男女性别比为3.9比1。

  口吃虽然不像高血压病、糖尿病那样直接损害人体,但它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求学、求职、恋爱、婚姻等众多问题上口吃患者都无法真正与常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口吃给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一些口吃患者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身心健康曾提出“八大标准”: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说得快”指的是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这表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表达无障碍。而口吃将成为阻碍个体达到身心健康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王庆呼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这个倡导“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新医疗时代,对口吃这一疾病应给予充分关注,尽快解决口吃的“治疗缺位”现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