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1日15:48 今晚报

  最近在饭桌上有人为北京话发生争执,甲说北京话就是普通话,乙就反驳北京话还不是普通话。甲争辩说反正两者差不多。其实北京话到底和普通话差多少都无所谓,关键是在于北京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您别不服气,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著名红学专家俞平伯说的。

  有许多人尤其是老外把北京话与普通话混为一谈,这当然是一种误解。但从另一个角

度也可以看出北京话对普通话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把北京话概括起来,那就是八个字:生动、幽默、礼貌、啰嗦。先说生动,北京把特别好的朋友称为“铁磁”;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称为“发小儿”;形容某人心痛钱叫“肝儿颤”;形容某人脚步不稳,踉踉跄跄的样子叫“脚底下拌蒜”;比喻钱财借出去收不回来叫“放鹰”,等等等等,生动得一塌糊涂。北京话的幽默不同于讽刺,它相对而言要委婉一些,如果你不是老北京可能根本就听不明白话里的意思。比如说北京话把糊弄人称之为“汤儿事”;把使坏叫作“猫儿腻”;把花言巧语称之为“哩格儿楞”;把闲得难受,犹豫不决叫作“五脊六兽”。再说礼貌,“您”作为第二人称敬词在北京方言里是最常见的,满大街你都听得见人们在使用这个字。据说早年东城旗人见面就问“您喝茶啦?”西城旗人则说“您吃啦?”所以有“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之说。还有就是尊称,比如说“四爷”,“李爷”,“白哥”,“刘哥”,而称呼者往往岁数反而年长一些,因此就有了“官儿称”一说。最后是啰嗦,相信不少人都听过马季的相声《打电话》,里面描写的就是北京人的啰嗦。的确,往往在一件小事上,要先绕七八个圈子,然后才能直奔主题——大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感觉。但您别看这些话有些啰嗦,它确有沟通感情的功能。

  当前,在电影、话剧、曲艺以及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北京方言以及口语,上个月,张国立还在江西电视台应主持人之请解释了《五月槐花香》里的“拿搪”是什么意思。而过去有不少大家的作品就是以“京味”为语言特色而写成的,比如说老舍先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