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普遍热衷议政未必是好事情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2日00:41 新京报 |
如果一个社会的老百姓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可能意味着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之下,这种情形都需要警惕。 按我有限的知识和观感,我们中国人比欧美人要更关心天下大事。从乡间老夫到都市的出租车司机,都会有不少人能够对国计民生、道德文章这些衣食住行之外的事情议论风生。百姓自然是可以议政的,比如,9月27曾举行的个税听证会,就曾引起百姓的热烈议论; 但是,百姓普遍热衷议政,也未必值得赞扬。“百姓议政”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下述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可能是中国某种历史遗产的影响。在历史上大部分时候,中国的疆域很大,各王朝政权掌握了很多资源来维护国家的统一。王朝的一举一动对小百姓的生计有很大影响,小百姓自然也关心政治事务。中国还有所谓“有教无类”的传统,小百姓可能识文断字,还有可能通过考场折桂获取功名,由底层一跃而至上流社会。这也使得关心国家事务在利益上有了必要性。相比之下,西欧社会的底层社区有自治传统,社会等级也相对稳定,小百姓又不读书、不识字,国家大事便成了上流社会的精英分子关心的事。 另一个原因大概是中国社会的分工水平不高,相应地“政治”这个东西的专业化水平也不够高。如果政治活动有高度的专业化,且老百姓对从事专业政治活动的人士比较放心,老百姓也可能不会太关注政治。政治的专业化并不意味着政治的垄断,虽然政治世家的子女耳濡目染会受到父母辈的影响,从事政治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传统社会的政治是垄断的,老百姓不放心,于是大家也就自然关心政治。你想,皇帝的子女不管他是不是成器,也注定要做皇帝,能让人放心吗?一个王朝到了末代,有皇帝在得知百姓没饭吃时,竟然疑惑他们为什么不吃肉,这样的皇帝是无法让百姓放心的。专业化的政治也不意味着政治家不做错事,但因为近代政治家发明了不少有利于减少错误的政治制度,结果就比垄断政治要好了不少。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这20多年里,也发明了一些政治家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结果就比没有这种制度要好了不少。总之,只要政治活动的规则能让老百姓比较放心,老百姓也未必一定要热情关心政治。 政治自身的职能过于沉重,也会导致人们过于关心政治。政治不过是为大众提供一种公共服务,而且不应该是全部公共服务。老百姓的全部私人事务不需要政治来介入,一部分公共事务也可以由老百姓自己商量着来办。但如果政治家的目标定得太高,想解决老百姓的一切问题,那就麻烦了。 这样就会让政治家自己感觉很紧张,而老百姓也会把自己的一切问题都推给政治家去解决。每当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好,老百姓自然会归罪于政治家。所以,政治活动的规模不能太大,目标不能太高。 看起来,百姓议政这种现象并非具有必然性。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有认识的误区,以为大家关心国家大事总是好的,其实很不一定。 如果一个社会的老百姓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可能意味着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无论在什么样的体制之下,这种情形都需要警惕。 要消除百姓普遍议政这种现象,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的思路还是能够找到的。老百姓要议政不能去堵。要使议政行为在一种制度设计下进行。人们议政的热情是有差别的,可以在反复的活动中“发现”那些最具热情的议政人士,给他们专门的议政舞台。经过一个时期的磨合,也就会有专业化的政治家涌现出来,其他老百姓对政治的关心就会少些。中国也已经初步发明了这样的制度。去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有了50年的历史,大家在肯定这个制度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自然会发现它的一些不足,自然会去想办法做进一步的改革,使这个制度逐步完善起来。 作者: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